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廿四味:反對派挑動「革命」禍害香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28]     我要評論

卓 偉

 昨日社民連一班成員到中聯辦門外示威,聲援內地的所謂「中國茉莉花革命」。社民連主席陶君行及梁國雄帶領示威者撞擊警方鐵馬,示威者更一度衝出馬路,造成交通混亂。社民連示威本為常事,但這次公然以支援「中國茉莉花革命」為由衝擊中聯辦,在港挑動「革命」,性質極其嚴重,是玩火自焚禍害香港的危險行為。

 中東及北非的反政府騷亂一浪接一浪,本港不少西方豢養的政客、包藏禍心的傳媒、寂寞反動的文人興奮雀躍,以為「變天」的機會又到了,於是紛紛卯足全力,在本港響應所謂的「茉莉花革命」。反對派喉舌《蘋果日報》連日頭版聳人聽聞說內地爆發「中國茉莉花革命」;社民連、「人民力量」等近日密密落區煽動市民衝擊政府;連昨晚司徒華的追思會上也要高唱《好一朵茉莉花》。反對派再次高度整合,山雨欲來不是無因。

 然而,所謂的「中國茉莉花革命」,只是來自一個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開辦、連主伺服器也架設於美國的「博訊網」所發布的消息,已被證實是子虛烏有,其刊發的不少報道及照片更被人揭破是張冠李戴。然而,反對派卻如獲至寶,大做文章,一方面大幅報道中東及北非的反政府騷亂,將這一場被國際社會稱為「飢餓革命」說成是「第四波民主化」運動,《蘋果》每日繪聲繪影的渲染誇大,反對派落區派單張掛橫額,就是要將「革命」的氛圍帶到香港,鼓動市民衝擊政府,大搞「紫荊花革命」。

 另一方面,反對派又將財政預算案與反政府抗爭糅合起來。無疑市民對這份預算案有不少意見,但主要是希望當局能夠完善現行方案,讓市民能夠及早受惠,而且政府這份預算案「派糖」並不少,公屋免租、綜援雙糧、增社會福利,這些都是各政黨包括反對派提出的主張,怎麼反對派現在又要倒打一耙,批得一文不值?預算案儘管未能令人滿意,犯得著如《蘋果》所言要「喊打曾俊華」,犯得著要在香港發動「革命」嗎?

 反對派在本港煽動「革命」,等如是將全港市民騎劫,作為對抗中央打擊特區政府的籌碼。北非中東的連串反政府騷亂,並沒有《蘋果》說得那麼悲壯崇高,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一句「民主打敗專制」,在反政府騷亂的背後,隨處可見美國的幕後操盤以及軍隊介入。騷亂期間所造成的人命傷亡、財產損失、妻離子散、流離失所,也不是《蘋果》描繪的那麼美麗祥和,至於美國女記者被幾百人性侵犯的一幕幾乎每日都在上演,這樣一場流血騷亂有什麼值得吹噓?反對派要將「革命」移植香港,就如「五區公投」時提出「全民起義」的一樣,是包藏禍心,置港人福祉於不顧的舉動。

 更嚴重的是,反對派公然與某些反華勢力一起鼓動所謂的「中國茉莉花革命」,是「河水犯井水」,衝擊「一國兩制」的玩火行徑。反對派自司徒華死後,大力整合「支聯會」、教協及民主黨,又千方百計引入王丹等海外「民運人士」入境,在在說明正展開新一輪攻擊中央政府的行動,搞得天下大亂好火中取栗,撈取政治油水,為未來選舉做準備。然而,反對派要將本港作為海外的「反華基地」,這種舉動勢令本港陷入嚴重的政治動盪,最終必將受到港人的唾棄。反對派錯估形勢,失望是必然的。

相關新聞
促請「加碼」:民記倡「即用6千元」18區簽名踴躍 (2011-02-28) (圖)
建制派今晤財爺 爭優化預算案 (2011-02-28)
爭取權益:「無份」袋6千 公僕也上街 (2011-02-28) (圖)
偷閒行善 (2011-02-28) (圖)
指點江山:中國的穩定符合全世界利益 (2011-02-28)
廿四味:反對派挑動「革命」禍害香港 (2011-02-28)
促請「加碼」:民記倡「即用6千元」18區簽名踴躍 (2011-02-28) (圖)
建制派今晤財爺 爭優化預算案 (2011-02-28)
爭取權益:「無份」袋6千 公僕也上街 (2011-02-28) (圖)
偷閒行善 (2011-02-28) (圖)
指點江山:中國的穩定符合全世界利益 (2011-02-28)
廿四味:反對派挑動「革命」禍害香港 (2011-02-28)
表明態度:稱政改修訂空間小 林瑞麟有信心過關 (2011-02-25) (圖)
縱論香港:李柱銘向美獻媚表功的大騷 (2011-02-25)
工作大計:政制局宴傳媒交足貨 (2011-02-25)
妙想天開:太上黃號召杯葛交津無人睬 (2011-02-25)
把脈香港:重新思考香港應對通脹措施 (2011-02-25)
來論:一場虛擬和拙劣的反華鬧劇 (2011-02-23)
撐交津基層即受惠 工聯會自由黨企硬 (2011-02-23)
大展鴻圖:愛沙尼亞領館開幕 林建康任名譽領事 (2011-02-2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