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世紀80年代初的護照入境驗證處。
紅衛兵還曾試圖搶佔開往香港的火車,聲稱要「衝過羅湖橋,佔領香港島」。據說,當地的一位軍代表擋在火車頭前,說「你們開過來吧」,他們才就此作罷。
「文革」止步深圳河北
周恩來了解到這一情況後,迅速作出批示:「文革」只能到深圳河以北,深圳河以南不可以搞。
「其實在建國初期,幾位國家領導人曾專門就是否要止步羅湖橋的問題諮詢過很多熟悉香港情況的專家。」廣東省社科院原院長張磊告訴記者,「最終中央做出了保留香港自由港地位暫不收回的決定,希望這裡成為新中國的『鼻孔』,保留一條通往外部世界的經濟、政治、外交通道。」
在他看來,如果將兩次「止步羅湖橋」的批示連起來解讀,不難發現這座小橋在決策層眼中的重要戰略地位。
根據《香港通志》副主編劉蜀永教授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南下大軍「止步羅湖橋」後,香港獲得了穩定的發展環境,50年代的工業化熱潮得以發生;而在第二次紅衛兵「止步羅湖橋」的歷史節點後,港英當局也開始反思當時的治理策略,並開始在醫療、教育、社會福利、住房等各方面進行社會改革,香港進而完成了70年代的經濟、社會發展上的飛躍。
「正是因為內地當初刻意為香港保留了一個自由開放的發展環境,才能有改革開放後香港對內地技術、資本、管理等多方面的反哺局面。」張磊說。
葉利欽高度評價香港
事實上,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在對比中國和俄羅斯改革時,曾感慨道:我們的經濟體制改革為什麼不如中國穩妥和成功?關鍵是他們有一個香港作為參照物。
然而在羅湖橋成為新政權的「南大門」後,過橋不再是件隨隨便便的事情了。
建國初期,為防止敵特的滲透,直通的客運火車停運,從內地去往香港的人員開始受到嚴格限制,往往只有公務人員才能獲得去港配額。
而港人返鄉則必須填寫「回鄉介紹書」,且在過關時所有的行李都要被拆開分檢,並逐一登記在冊。當時邊檢人員上班往往帶著螺絲刀,遇到可疑旅客便撬一撬鞋底幫子或箱子的隔層板,查找是否存在密寫藥粉。
由於通關時要人人過篩,等待時間短則幾個小時,長則一天,返鄉探親的香港人都偷偷稱深圳為「心震」。羅湖橋頭逐漸熱鬧不再,人流最少的時候,一天來往不過50人左右。(八之二) ■摘自《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