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海外作業的中石油鑽井隊。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必須有一批與之相匹配的大企業大集團」,在國資委主任王勇看來,央企不僅是中國經濟的頂樑柱,更是中國經濟安全和國際話語權的捍衛者。「假若中國沒有一批這樣的企業,中國經濟安全將面臨巨大挑戰。」因此,在「十二五」期間國資委要求央企必須補上國際化經營的「短板」,在風險可控的原則下大步「走出去」。
近四成利潤源自海外
國資委副主任邵寧透露,這幾年央企的境外經營總體上效益是比較好的。以2009年為例,央企境外資產總額佔總資產的19%,當年實現的利潤佔央企利潤總額37%,這證明「走出去」戰略是正確的,也說明中國企業在國際上有比較優勢。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央企國際化經營的趨勢也更為緊迫,王勇指出,「十二五」期間國資委要努力培育一批在國際上能夠與跨國公司同台競爭的大企業大集團。目前各央企公佈的「十二五」規劃顯示,有24個企業在規劃中提出了要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35個企業「十二五」規劃的綜合指標中也提到要達到世界領先和先進行業。
探索海外資產監管新舉措
不過,邵寧提醒說,國際化經營仍是央企的短板之一,存在國際化的人才短缺,企業的經營層對國外的法律環境、經營環境不熟悉等問題。所以,國資委對央企走出也有要求,第一要高度重視,謹慎經營,嚴防風險;第二要高度重視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的培養,切實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
雖然大部分「走出去」的央企大都比較成功,但是還是出現了不少虧損的個案,如中航油5.5億美元巨虧案、中鐵建承建沙特輕軌淨虧41.48億元等事件,如何加強央企海外資產監管,委實讓國資委頭疼。
邵寧表示,目前國資委正研究制定《中央企業境外資產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和《中央企業境外國有產權管理暫行辦法》,加強對央企在海外資產的監管。境外發生的重大虧損和國內的虧損一樣,要明確並且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