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信與菲利克斯管理人員合影。
香港文匯報記者:兗礦集團是中國煤炭業的龍頭企業,作為掌門人,您怎麼看待當前煤炭行業的現狀?未來煤炭行業的發展將會呈現哪些特點?
王信:當前中國煤炭供求基本平衡。前不久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召集會議,討論煤炭業「十二五」規劃,各省區報上來的規劃是50億噸,國家規定控制在38億噸。我認為這個數字是比較合理的,不能造成供大於求。否則將會重蹈1998年的覆轍。
應加大對小煤窯整合力度
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因此必須要把規劃做好,要根據市場需求有序開採,清潔開採。在這方面,我想要區分國內和國外。在國內,要關閉小煤窯,今後應由有實力的大企業收購兼併重組(小煤窯)為主,開發新礦井為輔。目前小煤窯回收率非常低,裝備水平低,安全系數低,事故率高。大企業兼併以後,用自動化的設備來改造它,安全有了保障,產量、質量和整體效益也會提高,環保等問題亦相應而解。另一方面,在國際上煤炭行業也要加大收購兼併重組和新項目建設力度。國際上有些發達國家人口少,需要的資源量比較小,確是資源型國家,歡迎我們去開採。這樣不僅達到「雙贏」,而且能帶動當地區域經濟的發展。
「走出去」要選法制國家
香港文匯報記者:剛剛您提到要「走出去」,現在兗礦集團已經成為中國煤炭企業的先行者。您認為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
王信:我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選擇法制國家、誠信度高的國家進行合作,比如澳大利亞就比較好,資源豐富,人口少。其次是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尊重當地風土人情,融入、學習當地文化。目前兗煤澳大利亞公司實施屬地管理,兗礦管理人員只有17人,其餘員工都是當地居民,他們互相尊重,融合得很好。三是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要依法納稅,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建設。四是加強風險防護,要超前研究、預控風險,做好防護工作,要有較強的防範控制能力。否則,一旦失敗,損失的不僅是企業利益,更重要的是會造成不良的國際影響。
目標資產資本化資本證券化
香港文匯報記者:作為一家在紐約、香港、上海三地的上市公司,您如何看待資本運營?未來集團在資本市場有什麼新的計劃?公司整體上市有沒有時間表?
王信:一個企業要想做強做大,單靠實體發展是很難辦到的,必須一方面靠實體經營發展,建新的項目,另一方面通過收購兼併重組,搞資本運營。只有實體經濟發展,而無資本運作的企業,注定難以進入世界五百強。既然兗礦的最終目標是躋身世界五百強,要打造煤炭業航母,就需要在煤炭、煤化工、煤電鋁三大主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進行資本運作,我們的目標是資產資本化、資本證券化。
有一點可以透露的是,去年年底,兗礦貴州能化公司與中國煤礦海外集團簽訂了協議,中煤海外集團將出資20.26億元(人民幣,下同),用於兗礦在貴州項目的發展。按照目前國內的投融資體制,20億元的的資本金可以建60億元的項目;如果我們控股51%,那麼兗礦就能夠控制120億元以上的項目。將來,兗礦有望在貴州培育一家上市公司。
2015年資本運作貢獻率逾50%
而在兗礦本部,我們的設想是,在以前兗州煤業的基礎上,整合其他優質資產,實現山東本部的整體上市,讓省外、境外的資金流向山東煤炭業,為山東煤炭業轉方式、調結構做貢獻。
兗礦今後要始終兩條腿走路、兩個翅膀飛翔,一手抓實體發展,一手抓資本運營,通過收購、兼併、重組、債券、上市等資本化運作,到「十二五」末,資本運作對兗礦的貢獻率要達到5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