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據《海峽都市報》報道,漳州雲霄瑞堂村村民黃鎮茂在挖地基時,發現66枚明朝「番銀」,經專家考證為西班牙製拉丁美洲早期銀幣。據悉,這些「番銀」為漳州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增加重要物證。
這66枚「番銀」約有半斤重,其中大的約有5厘米長,小的才1厘米,形狀不規則。一些較大的「番銀」正面的十字架對角四格內刻有兩頭幼獅和兩個城堡,背面刻有皇冠和早期西班牙國徽。
據考證,瑞堂村村子位於漳江上游河畔之北,是明代初年漳江海上貿易的上埠碼頭。萬曆年間漳州月港成為通番走私港口,通販東西二洋,換回的銀幣就是這類西班牙製早期銀幣。閩南地區稱外國為「番邦」,銀幣則稱「番銀」。明代中葉以後,這類銀幣曾大量流入中國東南沿海的閩台等地,年流入量達200多萬枚,對當地的社會和經濟產生過極大的影響,其鑄造樣式和重量單位,也影響到清朝開鑄的龍洋銀幣和鄭成功鑄造的漳州軍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