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特製的鋼絲穿過血管收窄的地方,從而撐開斑塊的位置。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郝君兒)林瑞麟是次所接受的「通波仔」手術, 即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是一種微創手術,也是香港目前最常用和最有效打通阻塞血管的治療方法之一,最快24小時即可出院。香港心臟科醫生何鴻光相信,相信林瑞麟只是分支血管收窄,心肌沒有受損,問題不算嚴重,但仍有30%機會翻發。
目前,全港每年約有5,000至6,000人接受「通波仔」手術,患者需局部麻醉,醫生透過一條前端帶有球囊的細導管,透過X光引導,從患者腳部或手部的動脈伸展至心臟的血管,再利用特製的鋼絲穿過血管收窄的地方,在鋼絲的引導下,放入球囊,從而撐開斑塊的位置,再選用不同類型的支架,在最適當的位置張開球囊,支架同時亦會打開,基於張力的原理,支架會永久停在血管內,從而擴張受塞的血管位置。
年內復發機會3成
「通波仔」手術可即時解決心臟血管收窄和閉塞,防止心肌缺氧、心肌壞死和心臟衰竭,亦可解決因冠心病所引起的病徵,整個手術最快半小時可完成,但要視乎血管是否出現鈣化,打通位置的長度是否有分岔位,及是否要進行多組血管和多個位置等因素而定,患者接受手術後,留醫觀察一晚便可出院,而因手術出現併發症或死亡的風險,則低於1%。
不過,如患者血管收窄至導引線無法通過,病人便需要改為進行全身麻醉的搭橋手術,從身體其他部位截取血管,替代已閉塞的冠狀動脈。
何鴻光坦言,「通波仔」屬非緊急手術,如分支血管只是直接及簡單的收窄,手術後住院24小時即可出院,而進行「通波仔」手術後,患者一年內翻發機會有30%,但如果設下支架,復發機會只有大約10%。
他補充稱,50歲以上男子因飲食習慣及生活壓力,出現血管收窄是十分普遍的情況,徵狀除了有胸口痛及體力下降外,部分患者只會出現類似腸胃不適的感覺,不一定容易察覺,故建議市民應定期檢查身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