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增加市民收入 紓緩通脹壓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5-14]     我要評論

政府昨天公佈,香港首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躍升7.2%。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全年經濟預計只有5-6%的實質增長,但全年整體通脹料升至5.4%,這意味著經濟增長率幾乎與通脹率相同,顯示通脹走勢凌厲。本港的通脹來自內部成本上升和輸入性兩部分。內部成本上升包括最低工資實施、租金節節上升等;美國量寬政策,全球流動性過剩,商品價格上升,內地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上升,使香港輸入性通脹加劇。政府雖無法壓抑通脹,但卻有責任加大刺激經濟力度,創造更多職位,增加市民收入,這是紓緩市民通脹壓力的可行途徑。

亞洲金融風暴之前,本港的資產增值、泡沫經濟雖然也推高了生活成本,但那時期打工仔一年加薪幅度達百分之十幾,甚至一年內加兩次薪,因此那時市民的生活壓力不大。但今時今日,打工仔的加薪無復九七前風光。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的調查顯示,香港打工一族2010平均獲加薪1.9%,較2009的0.6%有提高,約半數受訪公司預測今年的平均加薪幅度會增至3.3%,但若扣除今年的通脹因素,實際工資會出現2.1%的負增長。

全球流動性過剩、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內地物價上漲等因素,一時難以改變,最低工資實施更會直接推高本港內部通脹,而熱錢不斷流入使樓價飆升的同時,租金也大幅上升,令通脹火上澆油。在內外夾攻下,通脹不斷加劇是香港今後一段時期要面對的難題。壓抑通脹,政府須凍結政府有關民生的收費,嚴格控制各項公營事業的加價,並因應情況推出紓解民困措施。

派錢只可解一時的燃眉之急,鑒於全球經濟已進入高通脹周期,因此特區政府在紓緩市民通脹壓力方面,應有長遠的考慮,準備打持久戰。對付通脹最根本要推動經濟發展,本港未來的發展離不開與內地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的經濟合作,國家的「十二五」規劃為本港的持續發展提供更大的機遇。當局應排除干擾,積極部署各項產業和項目的配合及落實,加快基建上馬,推動優勢產業發展,創造更多職位,增加市民收入,這是對付通脹的有效方法。

相關新聞
增加市民收入 紓緩通脹壓力
釐清環評準則 清除不明朗因素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