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律師會及理大學者均認為,有需要在家庭及學校內加強德育培養。圖左起為王桂壎律師、石丹理教授及蕭敏康博士。香港文匯報記者 歐陽子瑩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子瑩)新一代的道德水平一直為社會所關注。一項調查指,逾半「90後」學生認為,現今青少年道德水平不高,並且正在下降。雖然絕大部分受訪者認同,要奉公守法及幫助他人;但現實中,卻有3成人認同「忠忠直直,終須乞食」。逾6成人會為錢而煩惱;有約兩成人更認為,只要不傷天害理,即使違法賺錢亦可接受,價值觀明顯出現偏差。負責調查的律師會及學者認為,青少年法律意識及公德水平令人關注,有需要在家庭及學校內加強德育培養。
香港律師會與理工大學今年初以問卷形式,訪問523名中四至中六學生,受訪者來自32間中學,年齡介乎15至18歲,成績及品德屬較好的一群。
2成人竟認同違法賺錢
調查發現,受訪者違規行為,如:不交功課、欺騙父母都較少;親社會的行為,如:遵守校規、參與義工等也十分認同。不過,實際上,他們對助人、義工參與並不多。過去一年,最多助人行為是協助做家務,中位數是7至8次,其餘是捐款(5至6次)、讓座(3至4次)等;做義工或為學校貢獻,更只有1至2次。
受訪學生對金錢更是十分重視,約64%稱,會為錢煩惱;更有19%認同「只要不是傷天害理,任何賺錢方法,是否合法都可以用」。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石丹理認為,現今社會關注樓價、股票,年輕人對道德的看法及生存之道,大致反映社會價值觀,「家長認為,子女只要讀好書便夠,學生連家務都不用做,怎會熱衷公德服務?」
籲家校從小培養同理心
他建議,家庭及學校應從小培育學生的同理心及對法律的認知。
律師會:容易踩界要關注
律師會會長王桂壎更直言,為了賺錢,年輕人會接受自以為不傷天害理的犯法行為,顯示他們容易「踩界」,值得關注,「若他們認為賣翻版不是傷天害理,是否就可以做?」他認為,有需要提高年輕人的守法意識,同時提升公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