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逸 上海報道)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在談及中國的宏觀管理政策時指出,中國通脹到了必須解決處理的時候,政府在這一問題上已經下了決心。謝國忠表示,目前第一個硬目標是貨幣供應量不超過16%,而這一數字在過去曾經達到20%。在16%的基礎上,可能會在未來的十年過程中逐漸下降至10%甚至更低。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則指出,政策調控應當是多重工具同時使用。僅僅依靠數量型工具控制流動性增量遠遠不夠,因為流動性的存量已經很大了。要控制存量的流動性,便需要提高利率。此外,中國還需要增加匯率的彈性。彭文生同時指出,在制定宏觀政策時,既要看到內在的,即早前貨幣信貸投放過多的壓力,也應該看到新增的正面因素影響。
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教授陳志遠則稱,並不是每個政策工具在經濟過冷和經濟過熱的時候都要對稱使用。中國經濟過熱的時候,量化的工具是不應該用的,更多要使用價格工具,也就是利率的工具。從這個意義來說,要考慮短期貨幣政策的需要與這些短期貨幣政策的選擇以及決策所帶來的對整個中國經濟結構的影響。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表示,考慮到目前中國經濟過熱、通脹壓力已經形成的現實,從短期政策來看,貨幣政策將始終保持偏緊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