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莫家豪認為,政府有必要制定長遠的人口政策。香港文匯報記者歐陽子瑩 攝
港女嫁神州漢亦增 學者倡早訂長遠人口房屋政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子瑩)香港與內地的融合,造就更多兩地愛情及婚姻。一項調查發現,超過4成16歲至35歲的受訪港男,傾向北上擇偶;而港女嫁往內地的個案,亦有增加趨勢。隨著對內地的認識增加,青年人更容易接受兩地愛情。至於青年人拒絕內地伴侶的原因,港女主要是擔心雙方經濟條件有差距;港男則顧慮家人反對。學者表示,兩地婚姻有增加趨勢,建議政府及早制訂長遠的人口及房屋政策。
教育學院文理學院、教院學生會、青年智庫Roundtable及圓思顧問有限公司,今年4月至5月期間,以問卷形式訪問了724人,包括500名16歲至35歲的青年,以及224名教院學生,了解他們對內地及香港之間的愛情觀及婚姻觀。
16%港女考慮對象經濟條件
調查發現,20.8%受訪者曾經或正在與內地人拍拖及結婚。而分別有42.3%男性及28.6%女性表示,願意選擇內地人為拍拖對象。至於表示不會選擇與內地人拍拖或結婚的人,則分別佔41.1%及46.8%。當中,最主要原因是「對內地印象差」(33%);其次為「生活習慣有差距」(24.9%)及「性格不夾」(22.9%)。調查又比較男女受訪者選擇內地對象時的考慮因素,約16%女性認為,是對方的經濟條件;約24%男性則擔心家人反對。
父母態度影響青年擇偶
調查又指,當香港青年人與內地聯繫增多,例如較常往返內地,以及有較多內地朋友,選擇發展兩地愛情的傾向亦會增加。在表示經常返內地的受訪者中,高達65%及73%願意與內地人結婚及拍拖。此外,父母對兩地婚姻的態度,亦會影響青年的選擇。若父母表示接受他們與內地人拍拖或結婚,超過一半人會選擇內地伴侶。
教院學生會會長廖思銘認為,香港不少青年人仍對內地有負面印象,但隨著兩地交流增加,例如在大學或中學,愈來愈多往內地的交流團,可令他們對內地有更全面認識,消除與內地人交往的疑慮。
教院文理學院院長莫家豪認為,內地與香港融合加強,兩地婚姻增加是未來趨勢,政府應及早制訂人口政策,並加快單程證的審批及簽發,解決居留及定居的問題。同時,莫家豪認為,當局應增加對新來港的港人內地伴侶的支援,這樣有助他們盡快融入香港,也促進社會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