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何凡 北京報道)內地著名國際問題學者、國際關係學院校長陶堅向本報指出,中國決定建造航母,不僅意在打造大型海上軍事平台、提升海軍整體實力,更著眼於航母所具有的維護地區穩定、促進地區和平、打擊海盜、海上馳援等功能。他表示,國家戰略與國防政策取決於整體國家實力、歷史文化傳統、地緣特點等因素,中國已經定下的安全戰略不會因航母建成而出現重大變化。
陶堅指出,與航母相比,核武器具有更巨大的破壞力,但中國擁有核武器至今,從未藉此威脅或干涉其他相關國家的內政,從未謀求其他國家與地區的特殊利益。中國在擁有航母這一現代武器後,海軍及相應軍事力量的遠程投放能力必將增加。但與某些大國以航母發動戰爭不同,中國將秉持和平目的,賦予並實現航母在救援救災等應對非傳統安全因素的作用。
陶堅表示,外界對中國航母「威脅」的不實揣測與解讀,緣於沿襲了「強國必霸」的邏輯起點及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不了解。他說,中國國力提升之後的戰略選擇,一直是外界密切關注的話題,但中國官方、學界總體上的共識是以往多年形成的安全戰略,能夠涵蓋、解釋、適應當前中國所面臨的形勢,沒必要進行大的改變。
距離「藍水海軍」仍遠
著名軍情專家彭光謙少將也指出,近海是捍衛中國國土安全的戰略屏障和前沿地帶,解放軍無論在性質、地緣、使命、還是能力上在相當長時期內都將堅持以近海防禦為主的海軍戰略。「藍水海軍」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中國距離「藍水海軍」還差得很遠。即使將來擁有了航空母艦,也不會全球巡弋,也還是一支地區性防禦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