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博覽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姊妹抬頭 爭強好勝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1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胸圍暗藏經濟發展趨勢數據。

 這個胸圍研究振盪英國,但原來胸圍並非源自英國,而是愛美、懂享受的法國人出品。胸圍的法文名稱是「Brassi* re」,一般簡稱為「Bra」。胸圍的誕生年份無從稽考,只知道是來自歐洲貴族流行的服式。歐洲宮廷或貴族服飾,鬆身裙子的「核心」就是緊身衣,把女性腰部緊束,也把胸部承托起來。而這種緊束衣,便隨著衣飾設計簡化,而使用布條改製,這便是現代胸罩的雛形。

 由於女性乳房是由脂肪組織組成,肌肉裡頭只有韌帶和皮膚提供支撐。故此,設計師便按力學原理,在胸圍內加入金屬物料,成為支撐乳房的助力,稍稍固定其位置,以增加舒適和活動能力。專家表示,宮廷或貴族的女性無須參與勞動工作,加上飲食條件較好,身體脂肪組織較多,加上要出入宴會場合,較需要優質的胸圍。而在農業社會,平日女性刻苦耐勞,也沒有閒情逸致照顧自己的身段,對於胸圍需求並不大。加上其工作性質,緊身的胸圍反而影響她們工作和排汗。

 女性權力愈高,表演慾便愈高。女性消費能力大增,內衣業發展一片興旺。設計師和技術人員經歷老闆們接二連三的「腦震盪」後,便研發出很多能改善女性胸部線條的胸圍。這類胸圍銷情大好,因為只要花得起金錢,便能換來異性的注意目光。更重要的是,能換來同性豔羨,甚至妒嫉的目光。這個時期正正是工商業最發達的90年代初期。胸部大小,便成為女性顯示社會地位其中一個平台。

泡沫經濟 裝胸作勢

 70年代,經濟發展名列前茅的幾個大國,也就是「出產」平均胸部最大尺寸女性的國家。社會學家統計表示,期間紀錄,胸部最大女性來自紐約,巴黎女性則僅次之。

 可是90年代末,歐洲一帶也瀰漫著一片經濟泡沫。泡沫經濟,就是資產價值超越實體經濟,缺乏持續發展能力的經濟狀態。泡沫經濟,是源於市場充斥大量投機活動,缺乏實體經濟支撐,最終爆破。當時,市場瀰漫一片虛假風氣。而女性的圈子,也同樣瀰漫著造假風,就是隆胸。當時,日韓等亞洲地區整形隆胸手術技術發達。無獨有偶,當時亦正是亞洲經濟發展最興旺的年代。

 80年代是一個務實、力爭上游的世代。女性憑著自己的學識和能力,便能在商場上打出一片天。這些女強人,把自己的身體擠進緊身的套裝中。當胸圍設計集中、托高,穿上套裝便顯得更專業。可是,卻非人人穿得起。若沒有真材實料,必定貽笑大方。可是,90年代,「魔術矯形胸罩」興起,便把一切改變。更嚴重的問題就是隆胸手術成風。就算是沒有「實力」的女性,也能透過手術製造泡沫,穿著大尺碼胸罩。2000年科網股及次貸危機泡沫爆破,市場上不少人損手爛腳。當然,「造假失實」的女性,沒有弄至爆破的悲慘境地。但隨著身家的暴跌,對於天價豪華的胸罩,亦再消費不起。

 又要靚,但又沒有閒錢的,只能轉投質劣廉價的「水袋裝置胸圍」市場。而當時,歐美財經投資者正四出尋找資金避難所。一直被看低一線、被評為落後的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及南非等發展中國家便乘勢冒起。近年,隨著經濟逐漸復甦,經濟學家和投資者開始留意各國市場動向,準備趁低吸納,比人行先一步,希望來一個大翻身,所以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胸圍尺碼也就成為重點觀察及分析對象。

相關新聞
胸圍尺碼 揭經濟玄機 (2011-06-10) (圖)
姊妹抬頭 爭強好勝 (2011-06-10) (圖)
大胸經濟學 (2011-06-10) (圖)
國際局勢 干預承托力 (2011-06-10) (圖)
百年滄桑 一度解放 (2011-06-10) (圖)
尼斯湖水怪出沒 注意! (2011-06-03) (圖)
穿梭機退役時 反思人類升空 (2011-05-27) (圖)
奮進號歷年任務(1992至2011年) (2011-05-27) (圖)
美國穿梭機家譜 (2011-05-27)
阿爾法磁譜儀 (2011-05-27) (圖)
加州科學中心 (2011-05-27) (圖)
傳聞中的奧賴恩飛船 (2011-05-27) (圖)
減速傘 (2011-05-27) (圖)
最後老兵 的啟示 (2011-05-20) (圖)
百年戰爭不息 (2011-05-20) (圖)
經歷極富研究價值 (2011-05-20) (圖)
一生喜樂 愛惜生命 (2011-05-20) (圖)
不及格軍人 (2011-05-20) (圖)
第一次世界大戰 (2011-05-20) (圖)
美國海豹部隊 赴湯蹈火 精兵不敗 (2011-05-1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博覽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