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丁仕夫(見圖),1965年7月出生,1982年10月入伍,2004年3月任南京軍區某炮兵團團長,2010年3月任南京軍區某師副師長。個人先後被總部表彰為「全軍優秀指揮軍官」、「愛軍精武標兵」,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丁仕夫擔任南京軍區某炮兵團團長之時,正是代表中國陸軍最先進作戰武器——某新型火箭炮裝備部隊之時。
新武器前做回小學生
「團長不當『明白人』,說話都會沒底氣。」丁仕夫走馬上任團長時,這位與火炮打了20多年交道的老炮兵信心滿懷。而新型火箭炮武器系統毫不留情地把他變成了「門外漢」,丁仕夫內心迅速升騰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年屆不惑的丁仕夫從「零」開始,把向廠家求教作為最便捷、最有效的學習途徑。每逢科研院所、廠家來人,他都不放過任何討教的機會,儼然一名「小學生」。專家每到一處、每做一步,丁仕夫都緊緊盯著,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專家臨走前,總設計師劉明喜硬是被丁仕夫軟磨硬纏多留了幾天,耐心地幫助他解答一個又一個疑團。
創新訓練法打破建制
新裝備列裝之初,訓什麼、怎麼訓、訓到什麼標準,上級沒有大綱,院校沒有教材,部隊沒有經驗,丁仕夫心裡更是沒有底。
失誤可以重來,訓練不能再等。丁仕夫把全團訓練尖子集中起來,邊訓練、邊摸索、邊總結,短短兩個月,編寫出9類裝備操作教案課件,被軍區確定為基本教材,使部隊訓練有了依據,走上了正軌。
訓練中,丁仕夫勇於創新,敢闖新路,大膽提出了「三個打破」的訓練方法:主要操作手訓練打破建制,把兩個營的炮長、火控手等18個專業,編為指揮、火炮、檢測、作戰保障4個專業模塊,按模塊編組施訓;協同訓練打破程序,先系統、後分訓、再合練,減少協同環節;實彈射擊組織打破序列,從兩個營抽組一個營套的裝備,讓沒有打過實彈的火炮,沒有參加過實彈射擊的指揮員、操作手全部上陣,全面檢驗了裝備、鍛煉了部隊。
首次實彈射擊即告捷
2005年10月,某型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列裝不到一年,部隊即赴皖東某地參加軍事演習任務,這也是該型新裝備首次實彈射擊。最後,不但實彈射擊取得圓滿成功,而且取得了新裝備在火力空白範圍內的作戰效能數據,錘煉了一批具有實戰經驗的操作骨幹。
2008年8月,部隊在西北某地組織新裝備效能檢驗,丁仕夫知道氣象因素直接影響新型火炮系統的效能發揮。他天天泡在風沙裡,與氣象分隊一起反覆試驗分析,在摸清訓練地區氣象狀況和變化規律的基礎上,整理出一套系統高原氣象數據,研究出了沙漠氣候條件下人工捆綁探空儀放飛、運用時間差避開雷達對聲達物理影響等提高射擊精度的方法。
這一次,讓丁仕夫獲得了新裝備在最惡劣氣象條件下的寶貴射擊參數,他對駕馭新裝備隨時遂行作戰任務的底氣更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