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戒毒康復人員生活在花園般的社區裡。
長期以來,吸毒者回歸社會是一個難題。吸毒人員在戒毒成功之後,仍然常常遭受他人的歧視、四處碰壁。在雲南省開遠市「雨露社區」,生活著一群戒毒康復人員。本報記者兩度走進該社區,探索在這裡生活的特殊人群的心路歷程。■香港文匯報記者 丁樹勇 雲南開遠報道
1989年底,初中畢業不久的阿斌沾上了毒品,從此開始了他長達18年的吸毒生涯。1990年7月,阿斌第一次走進由父親單位自辦的戒毒所,2個月後回到單位上班。雖然已戒除對毒品的生理依賴,但阿斌發現,周圍的人對自己的態度有了重大轉變:「再熟悉的人見到自己也繞著走,實在繞不開也會低下頭,不再答理。」不堪忍受歧視的阿斌,僅一個多月便選擇了與毒友廝混,復吸毒品。
飽受歧視 反覆戒毒復吸
此後,阿斌先後兩次因吸毒被勞動教養,但解除勞教回到家裡,還是因為難以融入社會,一次次復吸、一次次再入戒毒所。後來,阿斌發展到與毒友一起以販養吸,甚至撬門溜鎖,並為此兩次獲刑,刑期相加達9年。
阿斌向記者痛陳幾次復吸的經歷:從戒毒所回來,阿斌曾在一家廣告公司打工,但老闆聽說了他的經歷後,當即便將他解僱;又一次,因前女友父母知悉他曾經吸毒,阿斌遭受了失戀的打擊,他拋下生意、離家出走,租間小房單住,並再次復吸毒品;最令阿斌痛苦的是,甚至父母也對自己另眼相看,「向父母討要錢物,本來是用於正常開支,也總被疑為購買毒品」。
最終改變阿斌的是雨露社區。2008年最後一次戒毒後,阿斌選擇留在了雨露社區,並結識了同是社區居民的阿丹,結為夫妻。阿斌成為社區協管委成員,負責打理社區「商貿一條街」上產權屬社區的小賣部、水果店、酒吧、衣帽店和塑料製品店,每月可以領到800元左右的工資。
「打理這幾個小店,我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將來回歸社會,我也可以自食其力、養家餬口。」記者眼前的阿斌,在33℃的炎熱天氣下,一身工作服仍穿得整整齊齊……
結成眷屬 經營幸福小窩
「從去年我告訴你要添置一些家用電器到現在,我們夫妻買了一套音響,把洗衣機換成了全自動的,還買了一台筆記本電腦。」阿斌掰著指頭對記者說。令阿斌更自豪的,是為妻子阿丹買了一枚戒指。「結婚時就應該買的,在婚後半年終於了了這個心願。」
「到我們家坐坐嘛,我們今年搬了新家。」在阿丹的盛情邀請下,記者欣然前往他們的新家一看究竟。「我們家就在這幢安居樓,漂亮吧!」走在路上,阿丹指著社區新近落成的幾幢樓房中的一幢對記者說。來到他們兩室兩廳一廚一衛一陽台的新居,記者眼睛一亮。正對屋門的牆上,一幅鑲嵌於鏡框裡的婚紗照高掛,一對幸福的新人露出甜蜜的笑容;長沙發後的牆上,貼著蝴蝶和鮮花圖案的牆紙,好一個溫馨的小家。
「我們住的是社區最大面積的安居房,56平方米。」阿斌帶著記者在家裡參觀,指著衣櫃、大床、小床、床頭櫃、沙發、餐桌、電視櫃及櫃上的彩電等說:「這幾件傢具家電,也是社區配的,租賃使用。」
一艘小木船端端正正地放在電視機上。「這是宋所長在婚禮上送給我們的木船。她祝我們一帆風順!」阿丹說。「來看我們婚禮時的照片。」阿丹打開電腦。婚禮的照片都被阿丹用電腦編輯過,或加上相框,或點綴一些精美圖案。在社區藝術團做演員的阿丹,還真有些藝術細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