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09年4月22日,一萬七千多人在同一時刻同一首歌的旋律下一起跳左腳舞,成功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圖片由牟定縣提供
——千年舞姿 百年盛會 趕三天集會跳三天腳做三天買賣
天色漸暗,廣場上密密麻麻的人圍成了一個個幾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圓圈,男人背著龍頭四弦,女人穿著漂亮的彝族衣裳,手牽手,肩並肩,伴著弦子彈起的旋律,男女和聲或齊聲唱起「左腳調」,踩著節奏跳起「左腳舞」。去年6月,牟定縣旅遊局收到了一封來自英國倫敦健力士中心寄來的「健力士世界紀錄證書」,2009年4月22日,在牟定縣城中園東路展開的「最大型的原生態舞蹈——萬人左腳舞」被納入健力士世界紀錄。不久前,本報記者應邀來到雲南省牟定縣,分享當地彝族同胞的歡樂。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颯颯 昆明報道
這一萬多人共跳的楚雄彝族傳統舞蹈,被稱作「左腳舞」,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七、廿八、廿九三天,遠遠近近的彝族民眾都會來到「左腳舞之鄉」的牟定縣城,「趕三天會、跳三天腳、做三天買賣」延續代代相傳的彝族文化。舞動千年的左腳舞,不僅是彝家人的傳統,娶妻嫁女等喜慶日子的一種慶祝方式,如今,它跳向了世界,跳進了「世界健力士」紀錄。記者此行有幸親睹申報萬人同跳左腳舞「健力士」紀錄成功的歡呼,體驗百年不衰的三月盛會,和彝族同胞跳上一段舞動千年的左腳舞。
左腳舞不只跳左腳
從字面上理解,左腳舞可能是用左腳來跳的舞,其實這只答對了一半,據牟定縣文化館館長丁文龍介紹,左腳舞的舞蹈形式是源於鳳屯臘灣地區彝族「俚頗」支系的「瑪咕舞」,意為彝族老人跳的舞,更早於左腳舞一千多年,在春秋時期就有了雛形。「瑪咕舞」只能在特定場合由年紀稍長的人(45歲到85歲甚至更年長的中老人可以參與跳舞)跳,每首曲目的舞動都是先邁或踢或跺左腳,因而千年後的「左腳舞」也由此得名。
然「左腳舞」與「瑪咕舞」最大不同是,無論男女老少,長幼尊卑都可以手牽手,圍圈而跳,可以在山坳、在田間、在打麥場、在老榛樹下,可以是喜慶節日、傳統盛會和平常閒暇時,一把龍頭四弦,一片樹葉, 一截蘆葦做的寸笛即可,少之三五人,更多時候上百人隨意而歌,隨歌而舞。
歌舞弦樂三位一體
剛抵達牟定,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想體驗一把左腳舞,擠進人群湊近一看,原來左腳舞完全是現場伴奏,男人們手端龍頭四弦琴,女人們手牽手哼唱著左腳調子,一首接一首。人群中一位老者告訴記者,左腳舞是由歌、舞、樂器組成,三種缺一不可。
千百年來口口相傳的傳統左腳調共300多首,現在能完整唱完的僅剩9位歌手了。左腳調的種類很多,但基本都是豪放型的。有唱好客的,如:「喜歡也要來,不喜歡也要來,管你喜歡不喜歡也要來……」;有唱美好生活的,如「三月會三月會,好是好玩呢,又彈弦子又跳腳,又賣缸罐又賣籮……」;有表達豐收年成,如「月亮出來了,弦子調好了。月亮圓又圓,月亮露笑臉,我們大家一起跳,歌唱豐收年……」;也有吟唱愛情,如「傳情最是三月會,跳腳三天也不累。不來就說不來呢話,莫讓阿妹空等著……」。
左腳舞跳進的高廳
左腳舞跳法有五六種,只是根據歌曲的節奏會有不同變化。現在左腳舞被年輕人搬進了的士高廳一些潮流場所,也普及到了學校,茅陽二小六年級學生李林娜就告訴我們,在她讀三年級的時候學校開始組織跳左腳舞,每到星期五的課間操時間便會跳,同學們都挺開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