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史美倫指教資會主席職務比她上任時預期的繁重得多。香港文匯報記者高鈺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政府日前宣布教資會主席史美倫以職務繁多為由請辭。昨日是史美倫在消息公布後首次與記者見面,她指主席職務比她上任時預期的繁重得多,亦承認在推動大學的改革上遇到一定困難,「開始新的政策,肯定有人唔明白,又或不願意做」;但她強調,與大學高層溝通良好,其離職與近期院校的回撥學額結果公布,據聞惹起部分大學不滿並無關係。
成功爭設180億研究金感欣慰
回顧擔任教資會主席這4年半光景,史美倫指,當中最感欣慰的是向政府爭取設立180億元研究基金;並提高了教資會的透明度,她經常訪問8大院校,每校探訪過4次,又參與公開論壇,向學界解釋教資會的最新政策。
強調8大高層接納競爭機制
為推動高教界不斷求進,史美倫引入了學額回撥機制,亦要求各院校將12.5%科研經費上繳。兩項措施下,院校間要提交計劃書爭逐有關資源。她引述8大高層指競爭是好事,她又強調,上繳的資源只佔少數,如科研經費上繳就分了9年進行,不會令院校出現巨大震盪。就近日坊間指理大、浸大失意於回撥機制,資源被削,史美倫指不便評論個別院校情況,「好似考試咁,可能下次會考得好呢!」
嘆院校國際化未達理想成績
就8大於98年開始有規模地錄取非本地生,史美倫指這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院校國際化,「但未達到我們想看到的成績」。據她觀察,院校內的本地生、內地生及外國學生,很多時會與「自己人」一起,鮮有與人溝通,她覺得十分可惜。
學聯10多名成員,昨到教資會請願,指不滿教資會推行回撥機制,指這只會引起大學界不良競爭,是「塘水滾塘魚」的做法,根本無助大學進步,促請教資會撤回有關安排。成員代表其後將請願信交予史美倫後,和平散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