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金蝶創辦人徐少春 讓所有員工成中國式企管專家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7-0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徐少春身體力行推廣中國管理模式。他期望創造出與西方管理實踐不同,屬於中國人獨創的管理實踐和文化。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望賢 攝

 IT公司金蝶集團由1993年創立至今18年,成為內地首家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的民企,再成功轉主板,從產品型公司向服務型公司轉變的跨越,2010年營業收入達14.36億元。金蝶國際(0268)創辦人、董事長徐少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未來5年金蝶的目標是讓服務收入佔公司收入的50%,讓每個員工都成為企業管理專家。 ■香港文匯報記者 熊君慧、李望賢

 徐少春指出,當今中外管理軟件的競爭不僅僅是IT技術上的,更是管理思想上的競爭。2007年,他別出心裁地將客戶大會設計成為一場探討中國管理模式的會議,回饋客戶的也不再僅僅是打高爾夫,而是在他的EMBA母校—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聽楊國安教授的「戰略課程」。這一年他還卸任CEO,全心投入中國式管理模式的推廣。

力倡中國文化管理哲學

 何為中國管理模式?徐少春說,「中國管理模式是在傳承中國經濟文化和哲學基礎上,創造一個與西方管理實踐不同的,屬於中國人獨創的管理實踐和文化。」中國正處在歷史性的轉型時期,一大批中國企業家正在思考走出國門創造世界級企業和世界級品牌。而這個目標必須靠創新管理去實現。

 徐少春攜手中歐等6家內地商學院(管理學院)成立「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遴選理事會」,致力於探索、發現最佳中國管理模式,「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舉辦三屆以來,吸引了萬科集團、聯想集團、格力集團、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等內地知名企業的參與。在徐少春看來,中國管理模式需要中國企業共同參與探索。

德邦物流重孝 華西希望重情

 他舉例指,中國企業如民營物流公司德邦物流,推行「親情1+1」行動。每個月公司拿出100元,員工拿出100元,公司將這200元寄給員工的父母。德邦物流主要是汽車運輸,司機基本上都是農村出來的孩子。許多父母收到錢都很感動,常常勸戒子女留在公司努力工作。由於人才穩定,德邦物流多年來一直保持高增長。

 徐少春說:「這就是一種創新,在當代人情比較冷漠,公司利用了中國的孝道,通過父母讓員工和企業的聯繫更加緊密。」

 華西希望集團獲得「中國管理模式組織文化獎」,集團一名員工王鄧根常常跟華西希望董事長陳育新說:「如果我沒有犯重大錯誤,沒有違法,60歲之前你不能把我開除。」徐少春指出,《老子》有云:將欲奪之,必固與之。陳育新在員工管理方面做了很多「與之」的工作,短短一句話不難發現,這個企業的文化非常之厚重,所以這個企業發展得非常好,26年來「基業常青」。

鼓勵為主 激發員工善心

 在徐少春的管理理念中,繼承傳統並非一味遵守中國古代的「三綱五常」和「家長制」,而是強調激發每個人心中的「善」。徐少春說,西方文化認為「每個人身體中都有個魔鬼」,需要約束。因此西方企業的管理模式中,往往制定各種框架以及獎懲條例,做得好,給予獎勵,做得不好就實行末位淘汰。而中國人崇尚「人性本善」,當以鼓勵為主。

 徐少春表示,「中國人講『士為知己者死』,你如果激發了員工內心的良知,他就可以為這個組織拚命,考不考核只是一種形式。因此在金蝶倡導的不靠獎罰,靠員工的主動和奉獻的熱忱。每一個人都是公司的主人,你愛好這個事業,你願意為之獻身」。平時徐少春對管理層較少約束,「但是當他有問題產生的時候,我會試圖站在他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

相關新聞
金蝶創辦人徐少春 讓所有員工成中國式企管專家 (2011-07-05) (圖)
360元闖深圳 如今年賺過億 (2011-07-05) (圖)
打造中國「雲」管理 冀十年賺百億美元 (2011-07-05) (圖)
2011下半年香港經濟前瞻之:股市篇 (2011-07-04) (圖)
港股迎「七翻身」 專家料下半年闖二萬五 (2011-07-04) (圖)
下半年影響港股的利好利淡因素 (2011-07-04)
民企「沽殘」 或現補倉挾升 (2011-07-04)
宏觀改善 A股下半年料反彈 (2011-07-04)
分析員看好下半年股市 (2011-07-04)
2011下半年香港經濟前瞻之:IPO篇 (2011-07-04) (圖)
香港下半年料70新股排隊上市 (2011-07-04) (圖)
部分擬下半年在港上市企業 (2011-07-04) (圖)
上半年全球新股集資額 (2011-07-04) (圖)
港交所力谷人民幣新股 (2011-07-04)
六成新股潛水 十隻擱置上市 (2011-07-04)
深滬A股集資額大減25% (2011-07-04) (圖)
上半年累計升幅前五位新股 (2011-07-04) (圖)
上半年累計跌幅前五位新股 (2011-07-04) (圖)
部分今年延期新股 (2011-07-04) (圖)
2011下半年香港經濟前瞻之 : 宏觀經濟篇 (2011-07-0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