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八閩鄉音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大話八閩:農民開畫展 漳平新橋創先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7-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漳平新橋農民的畫作開創了內地諸多第一。香港文匯報福建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盧麗寬、通訊員 陳曉霞 龍岩報道)走進福建龍岩漳平市北部的山鄉古鎮新橋鎮,可以看到當地人家中或旅店內一幅幅色彩鮮艷的農民畫。這些自成特色,別具一格的畫作,也為新橋鎮贏得「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的美譽。

鄉土題材風格獨特

 上世紀70年代末,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和思想觀念的解放,當地一些民間畫師立足鄉土、吸收當地傳統民間繪畫藝術精髓,嘗試採用勾線平塗手法來創作反映農村生活的繪畫作品。由於這種獨特的繪畫形式主題鮮明、風格獨特,貼近農村生活,將民間味、鄉土味、裝飾味、現代味融為一體,構圖豐滿,色彩艷麗,線條流暢,感染力極強,很快就在當地流傳開來。因為作畫的幾乎都是當地農民,且內容也大都是農村生活,所以被稱為農民畫。

白天種地夜裡繪畫

 1989年,文化部正式授予新橋鎮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成為內地迄今為止唯一一個鄉鎮級「畫鄉」。隨後,新橋鎮成立了農民書畫協會,吸納業餘作者近400名。他們白天經營果木花,夜裡潛鑽詩書畫,堪稱一支既耕耘田園山莊又耕耘墨海丹青的農民軍。此後,由當地村民創作的百幅農民畫更赴北京專題展覽,開創了內地村民畫專題展覽的先河,並製作了首套農民畫明信片,由郵政部門向全國發行。

培養美術專業人才

 據不完全統計,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新橋農民共創作各種農民畫4,000餘件,其中有100幅作品被福建省美術展覽館作為「非遺」館藏資料。同時,還有125幅作品被選送到英國、美國、丹麥、菲律賓等國家展覽。

 目前,新橋鎮一方面從有一定專長的優秀民間藝人中挑選、培植文化中心戶,另一方面將當地中學和小學作為美術基地,由各學校成立美術興趣小組,配備專職美術教師,在此基礎上,調動文化個體戶在暑寒假期間舉辦青少年美術、書法培訓班,為當地培養後續人才。

相關新聞
安溪茶企掀明星代言潮 (2011-07-20) (圖)
大話八閩:農民開畫展 漳平新橋創先河 (2011-07-20) (圖)
廈門台中合辦兩岸婚慶節 (2011-07-20)
「反小三聯盟」 數萬人響應 (2011-07-20)
聖母娘娘像失竊 臉部鎏金價值不菲 (2011-07-20)
水庫驚現鱷魚 疑五年前「漏網」 (2011-07-20)
巨幅3D畫亮相福州 (2011-07-20) (圖)
閩「媒婆」吃香 鵲橋搭向富商家 (2011-07-13) (圖)
日日脫皮 怪病男童盼良醫 (2011-07-13) (圖)
中華慈總億元醫械 贈福州64家醫院 (2011-07-13)
幫老板擋酒 新人醉臥路中央 (2011-07-13)
輪椅女孩入中華詩詞學會 (2011-07-13)
九曲溪漂流 (2011-07-13) (圖)
中國高球 最早或源自鼓浪嶼 (2011-07-13) (圖)
福州的士允「合乘」 市民恐「被拼車」 (2011-07-06) (圖)
武平定光佛金身 赴港祈福佑香江 (2011-07-06) (圖)
台「白馬尊王」信眾赴閩祭拜 (2011-07-06)
廈門動物園 誕全國首隻「斑驢」 (2011-07-06)
龍海藏家舊地圖 證南海主權屬中國 (2011-07-06)
水姑娘 (2011-07-0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八閩鄉音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