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趙金聰(右)對自家珠寶行的生意狀況很滿意。香港文匯報記者李艷娟 攝
——面世6年身價暴漲 幾元籽料變幾萬元
作為玉石界新寵的雲南龍陵黃龍玉,從2004年初面世時,上好的山料、籽料只要幾元錢每千克或幾百元一拖拉機,短短六年間已漲至幾萬元每千克,創下玉石史上的漲價奇跡;坊間流傳的憑藉做黃龍玉生意,從每月辛苦掙2,000元的三輪車伕,一夜之間變為身家千萬的富翁的財富神話,更撥動著世人躁動的致富神經。這一玉石界新寵跌宕的成長經歷,亦帶出諸多與之相關的從業者悲喜交加、輾轉跌宕的人生命運。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艷娟 昆明報道
「2011中國昆明泛亞石博會」於日前閉幕。一年前在昆明泛亞石博會上出盡風頭,漲價勢頭受到多方質疑的「瘋狂石頭」黃龍玉,在今年仍呈現出強勁的交易勢頭。據不完全統計,本屆石博會期間,黃龍玉總成交額1.6億元,黃龍玉主產區雲南龍陵的商家成交額為9,000多萬元,比去年增加1,000多萬元。650多個黃龍玉展位,佔據本屆石博會的半壁江山。
2015年滇石業產值料破千億
幾乎每一種投資交易,都大大加劇也濃縮了人世間的跌宕起伏,珠寶玉石尤其如此。有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珠寶首飾的銷售額已超過1,800億元人民幣,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珠寶市場。2010年增至2,300億元人民幣,出口近80億美元。未來幾年,中國的珠寶業將持續保持15%的年增長率。
雲南省珠寶協會副會長、雲南省寶石文化促進會高級顧問戴鑄明介紹,雲南省目前有1萬餘家各類珠寶企業,從業人員逾50萬,並形成了以昆明為中心、德宏(瑞麗、盈江)、保山(騰沖、龍陵)為基礎的「珠寶金三角」。《雲南省石產業發展規劃》顯示,到2015年,珠寶玉石、觀賞石和建築石規模將分別達到800億、30億和170億元人民幣,產業總產值有望突破1,000億元,從業人員逾150萬人。
買賣黃龍玉6小時賺5萬元
據統計,在黃龍玉的主產區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境內,從事黃龍玉加工銷售的個體私營企業有800多戶,從業人員達6,000餘人。龍陵縣龍新鄉龍新村的黃忠生、趙金聰夫婦就是這6,000多人中的一員。
在業界流傳著「中國黃龍玉在龍陵,龍陵黃龍玉在龍新」的說法。龍陵縣的龍新街頭,雖是小小的鄉鎮集市,但就集中開設著多家專事黃龍玉成品、籽料和山料買賣的店舖,這些店舖幾乎家家都有一塊價值幾百萬的石頭作為鎮店之寶。黃忠生夫婦在龍新街上開了一家聚緣珠寶行,專賣黃龍玉成品、籽料和山料。店舖開張一年多來,夫婦倆對目前的生意狀況頗為滿意。
黃忠生做黃龍玉生意前,在農村做一些小生意,2005年在一些做翡翠生意的朋友帶動下,用2萬多元起家開始做黃龍玉生意。6年來經歷過多次黃龍玉交易的漲跌起落。曾用600塊錢買下的黃龍玉毛石,兩年後以15,000元出售;2008年在蘇帕河邊和當地村民用7萬元買下的一塊籽料,6小時後以12萬元出手成交,賺5萬元。黃忠生慨歎:「那塊籽料形狀似水滴,質地很細膩,若放在現在可以賣到30至40萬的價格。」問起後悔當時就出手麼?夫婦倆都說做生意還是要有空間,也要給別人賺錢的餘地,所以並不覺得遺憾。
從年入2千元變百萬富翁
做生意之初,黃忠生夫婦倆也有過買石失手的時候。黃忠生說,「入這行一定要懂,不懂而盲目入行風險很大。自己入行至今,做虧了的生意至少也有7、8萬。」隨著入行時間的增長,夫婦倆通過自己總結、觀察石頭的表皮、產地以及與石友交流,因怕光線等原因造成買貨失手,還定下「下午6點後不買石頭」的原則,「現在出手幾乎可以做到萬無一失」。
趙金聰至今仍難忘創業之初的艱辛。每天夫婦倆5點半就起床到早市賣石頭,11點收工後進山看石頭,下午9點後到家,還要清洗和打理石頭。一歲多的女兒因沒人照看,只能帶著一起進山看石頭。女兒因為常常跟隨父母做石頭生意,2歲多時就學父母,要把自己在家門口挖的普通石頭賣給舅舅。
從最初一年淨收入2、3千元,到現在店裡隨處都可見價值上百萬的石頭,黃忠生夫婦亦慨歎,命運因一塊石頭改變的奇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