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9日電 針對中國建設用地增長情況,中國礦業大學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近期進行的一項定量研究認為,中國轉型階段建設用地增長將在2047年達到極限,政府應加大控制土地粗放利用,引導沿海經濟技術向內陸轉移,從而加快這一拐點的到來,最終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與耕地保護的雙贏目標。該成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自然資源學報》上。
東部增長壓力較大
中國礦業大學李效順博士等以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的建設用地增長與18億畝紅線保護為研究起點,通過構建邊際模型計量建設用地增長的極限時點,進而剖析中國建設用地的時空變化規律。
研究結果表明,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與建設用地增長具有周期性波動特性,建設用地增長是中國社會轉型階段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趨勢。中國東部地區將較早達到建設用地的增長極限且建設用地增長壓力較大,而中、西部地區增長壓力相對較小。
須節約城市發展路
李效順表示,從全球視角分析判斷,許多發達國家的城市增長已經出現了拐點,而中國的建設用地增長仍然保持著快速增長態勢,是以稀缺的耕地資源的佔用作為代價的。李效順指出,中國必須為城市發展找到一個拐點,讓建設用地增長和城市發展向節約型方式轉變,規避粗放型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