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胡溫分晤拜登 美方承諾保國債安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副總統拜登。 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沖 北京報道)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周五(19日)分別會見了美國副總統拜登。胡錦濤指出,中美要發揚同舟共濟精神,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提振市場信心,推動世界經濟復甦。溫家寶表示,拜登明確告訴中國民眾,美國承諾對所有的國債要保持信譽。此外,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周五在出席中美企業家座談會上透露,預計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超過8萬億美元商品,這將為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企業提供更多更大的商機。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及新華社消息,胡錦濤周五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拜登。雙方就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坦誠友好的交談。胡錦濤指出,中美雙方應該登高望遠,超越國情差異,把中美合作夥伴關係建設好、發展好。

胡錦濤:中美要同舟共濟

 胡錦濤表示,中方堅定致力於構建互尊互信的中美關係。中方願同美方一道,加強各級別對話和磋商,擴大兩國人民友好交往,努力培育兩國戰略互信,不斷充實中美合作夥伴關係的戰略內涵。

 胡錦濤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復甦的不穩定不確定性上升,全球經濟增長面臨嚴峻挑戰。中美要發揚同舟共濟精神,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落實雙方達成的保增長促穩定共識,深化雙邊和二十國集團等多邊框架內的合作,共同提振市場信心,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和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拜登說,美方堅定地認為,一個強大、繁榮、成功的、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的中國有利於美國,也有利於世界。美方完全致力於建設強有力、持續、積極的美中關係,希望在相互尊重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兩國各領域合作,把美中關係提升到新的高度。

溫家寶:相信美能克服困難

 另外,溫家寶同日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拜登。溫家寶說,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經濟相互聯繫,相互影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論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還是解決美歐一些國家的主權債務問題,都需要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同舟共濟。從這個意義上講,中美經貿關係的重要性超出雙邊範疇,具有全球影響。兩國要增進互信,消除猜忌,密切配合,妥善處理矛盾,減少各種壁壘,促進共同發展。

 溫家寶表示,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擁有很強的科技實力和眾多高素質人才,經濟基礎雄厚,中方相信美國能夠克服當前困難。

 溫家寶說,拜登明確告訴中國民眾,美國承諾對所有的國債要保持信譽,也就是保持它的安全性、流動性、保值性,這無疑能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溫家寶表示,中方讚賞美方承諾採取負責任的財政、貨幣政策,努力減少赤字,保障投資安全。中方願同美方加強合作,增強市場信心,維護國際金融穩定。

 拜登表示,美方將密切關注並且處理好國債問題,不僅是因為中國擁有8%的美債,也因為美國人民擁有85%。美方將確保在美投資和美元債務安全。美中將加強在多邊機制和國際、地區事務中的協調,向世界展示信心。

習近平:為各國提供更多商機

 此外,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與美國副總統拜登,周五上午在北京共同出席中美企業家座談會。對於美國經濟,習近平認為,美國經濟向來具有很強的韌性和自我修復能力,相信美國經濟一定會在應對挑戰中取得更好發展。

 習近平提出,中國「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擴大內需,預計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超過8萬億美元商品,到2015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達到31萬億元人民幣,這將為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企業提供更多更大的商機。希望兩國企業家敏銳把握能源、環保、基礎設施、生物醫藥、金融服務、中小企業等廣泛領域的巨大合作機會,相向而行、精誠合作,立足當前、投資未來。

相關新聞
涉襲港交所網站 黑客速就擒 (圖)
恆指失守2萬 港股蒸發5500億 (圖)
專家咸認:美衰退風險升 (圖)
胡溫分晤拜登 美方承諾保國債安全 (圖)
中美籃球賽演變成群毆 (圖)
中央7招挺粵港澳合作 (圖)
惠普向蘋果投降 敗走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戰場 (圖)
粵港澳跨界項目提速 (圖)
萬事俱備 天宮一號升空在即 (圖)
新婚姻法實施:夫出軌妻恐人財兩失 (圖)
駐阿英國文化協會遭恐襲 至少10死 (圖)
通脹難捱 港平價食品店裕記清盤 (圖)
98%港人反對外傭獲居留權 (圖)
確保訪港要人安全 市民多指恰當
印巴女遭割喉 半裸伏屍青龍灣 (圖)
800香港志願者 服務深圳大運會 (圖)
弊案失議席 扁子淪「燙手山芋」 (圖)
台高中生擬「殺人計劃」刺傷雙親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