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八閩鄉音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大話八閩:清富商林氏祖宅 風格如頤和園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9-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完工於1908年的林氏老宅,風格仿如頤和園。香港文匯報特約通訊員王光華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蘇榕蓉、實習記者 丁亮 福州報道) 福州市倉山林浦村現存一座中西合璧風格的百年老宅,宅院擁有寬敞通透的中式大廳、大氣磅礡的羅馬柱、精緻典雅的旋轉梯、再添上光鮮亮麗的西洋玻璃窗。這座完工於1908年的林氏老宅,相傳是由清朝木材富商、官至四品的林壽熙按照從頤和園偷來的設計圖紙建造。不過由於林氏家族的逐漸凋敝,後代們希望將古宅申請列入文物保護單位。

林壽熙捐建正陽門

獲木材採辦權

 據林家後人介紹,當年慈禧太后欲重修頤和園,而時任順天府尹的陳壁與林壽熙熟識,便將這個消息轉告於他。精明的林壽熙當時通過出資捐建正陽門而順利獲得了頤和園的木材採辦權,也從此便有了家宅偷師頤和園的傳言。

 整座林氏老宅佔地5,000多平方米,由三組建築構成,從大門進入是一個古典的中式大堂,而在大堂兩側及背後,各有一進屋子,各屋皆施以粉牆黛瓦,顏色淡雅。在眾多一水的馬頭牆、青灰瓦的南方瓦房中,顯得低調而沉穩。

 林氏老宅不僅在建築風格上保留下傳統的南方風韻,在許多細節上都取巧於頤和園中西合璧的造景。例如屹立在側宅一排排挺拔的羅馬式立柱、中世紀歐洲盛行的鋸齒狀門廊,以及清一色用紅磚砌起的內牆,都讓人依稀看到晚清建築的遺韻。據悉,清朝時,民間建房有著很嚴苛的規定,普通百姓只能建一進一廳的宅子。而從林家宅子的規格來看,顯然已經超過當時的規定。據推測,因林壽熙富甲一方,所以想出這種用中西合璧的方式「鑽空子」,避開規定建出這樣的豪宅。

百年祖宅長期閒置 後人盼列文保

 但世事難料,林氏家族的掌門人林壽熙在宅子建好之後一年便在天津去世,整個家族也隨著掌門人的逝去而逐漸凋敝。據林氏後人林瑞灃回憶,家族中一直有個規矩,誰在外面生活不下去了,誰才可以回祖屋住。因此多年來,祖屋幾乎都閒置著。直到2008年,族親才首次集資修復,並請了專人來看管。

 時過境遷,林瑞灃和兄弟們都已是八旬高齡的老人,加上家族中的年輕人都不願回老宅,他們很擔憂老宅未來將無人看護。因此,經過家族會議討論後,他們決定通過政府來保護老宅,希望祖宅可以列入福建的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中。

相關新聞
千里走單騎 陸客環島13天 (2011-09-07) (圖)
大話八閩:清富商林氏祖宅 風格如頤和園 (2011-09-07) (圖)
港信眾泉州謁廣澤尊王 (2011-09-07) (圖)
紀念辛亥革命百年 宋慶齡雕像泉州造 (2011-09-07)
瓷磚地面鋪草皮 福州市民紛質疑 (2011-09-07)
台小吃街 進駐廈門 (2011-09-07)
福建「鎖癡」 名聲遠播入貨難 (2011-08-31) (圖)
兩岸博餅賽 中秋送豪車 (2011-08-31) (圖)
大學生搶座 鋪草蓆排隊 (2011-08-31)
閩漢防燒屋 鐵鏈鎖瘋妻 (2011-08-31)
孕婦求早產 盼子快入學 (2011-08-31)
《土樓》風情 (2011-08-31) (圖)
大話八閩:獨創牙刷噴墨畫 耄耋老人著書延血脈 (2011-08-31) (圖)
吹夜風騎單車 福州白領新休閒 (2011-08-24) (圖)
石獅古厝 滿牆墓碑 (2011-08-24) (圖)
阿伯自錄社區「流動廣播」 (2011-08-24)
廈門中山華僑公園 紀念辛亥10月奠基 (2011-08-24)
店內坐不下 餐館進銀行 (2011-08-24)
大話八閩:廈門第一紫砂壺藝師 自創玄雕技法 (2011-08-24) (圖)
百萬金石 (2011-08-2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八閩鄉音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