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佤族草片屋傳人田尼嘎在北京中華民族園建設中的佤寨裡留影。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一直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北京中華民族園成立的時候,就組織各民族在園中建蓋本民族最具特色的房子,其中就有佤族的草片屋。
田尼嘎是巖帥鎮中學退休教師,北京中華民族園成立時,他被選中上北京擔任建蓋佤寨草片房的總指揮。他給我們講述了上北京蓋草片房的經歷。
9集裝箱材料運北京
他首先介紹說,佤族建草房,蓋頂有三種方式,一種是用草片蓋,一種是草把扭壓蓋,一種是茅草平鋪蓋。而草頂下的建築構造又分兩種,一種是雙排柱長橫樑槽子形,一種是馬屁股圓形,普通民居大都採用馬屁股形的建築。
為在北京建好佤族園,滄源縣花大本錢,長途跋涉將粗壯沉重的紅懋樹柱子及大大小小上百根木樑、茅草片、犁耙、木臼、木鼓、籐蘿等,裝了9個火車集裝箱運往京城,在中華民族園建造了佔地數畝的佤寨。佤寨中有「迎客房」、「木鼓房」、「糧倉」(兩間)、「前廳」共五間草片房。
祭祀儀式 悄悄進行
田尼嘎說,蓋佤族草房的祭祀習俗,在都市不小心就會被認為是迷信。動土那天,田尼嘎在佤寨施工現場不聲不響地背著人們揭開了酒瓶蓋,向地上滴了幾滴酒,心裡還默默地念了一段「蓋新房」祈禱詞。幾個月後,佤寨建好了,也沒有機會舉行祭祀,竣工那天,他又悄悄地滴了幾滴酒,念了一段「賀新房」的祈禱詞,然後自豪地收拾好工具、行裝,打道回佤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