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家庭綠洲:送給「內在小孩」一封情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9-12]     我要評論

 中國文化中的「以家為本」,家庭總被塑造成一個安全的港灣,令每個人有所依存。只是,這個港灣也會在風雨時泛起波濤,令孩子的成長路上留下點點破壞的痕跡。

 過去成就現在,每個人都經歷過孩提時代,踏過多少蹣跚的步伐而成長至今。一個人的過去及童年經驗,為現在的自己帶來重要的影響。即使我們擁有成熟的身軀,但內心總是住著一位稚嫩的小孩,這位從兒時開始伴隨著我們的「內在小孩」(Inner child),他/她是需要被關注的。因為當兒童的發展曾經受阻,受傷的情緒被抑壓,「內在小孩」便會帶著這些傷害伴隨一個人成長,影響成年的生活。種種刻在成長路上的傷痕,長大後總被帶回家庭中,甚至影響下一代,繼續一個又一個的惡性循環,令家庭愈來愈不穩固。

 受傷的「內在小孩」容易感到不滿足,不斷追求別人的認同和愛去彌補童年缺乏的愛和需要。無止境的依附需要,破壞了無數的人際關係,不斷將自己置於失望、空虛之中。而童年未得到滿足的依附需要,令他/她繼續幻想及期望能尋到一位完全能滿足他/她的人。

錯誤戀愛以填補空虛感

 有時跟一些青少年談到戀愛的話題,不難發現他們的「內在小孩」都很脆弱,有些少女常常幻想自己是白雪公主,總有一天能有王子來愛護她,然後過著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彌補兒時缺乏的家庭生活。可是,長期仰賴別人去給予肯定及認同,反會失去自我。而內心的空虛會令他/她無法遠離不健康的關係,以免落得孤單;並容易因為界線意識薄弱,容易與人發生不健康的親密關係以填補空虛感,及換取別人的愛,更不能在受傷害時產生警覺。

 兒時經驗,對日後的個人成長是息息相關的。重視及主動追尋童年時遭到忽視的發展需要十分重要。要跟別人建立健康的關係,就要由關愛自己開始,嘗試給自己寫一封情書,慢慢接觸及了解自己的感覺,學習給自己信心及肯定,讓你的「內在小孩」健康成長,脫離兒時的陰霾。

 親愛的小_________ (你的名字):我很高興你來到世上與我一起,我過去不太懂得了解你的感受,希望你原諒。面對孤獨的童年,我沒有好好的陪伴你,令你常常感到被遺棄,真對不起。從今你不會再孤獨,因為我會學習愛護你、尊重你,保護你。讓我們一起勇敢地拒絕一些傷害我們的人,一起找出你的界線所在,讓你更清楚自己的需要和感受。

 如果有事情困擾你,請跟我說,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糟。讓我們一起去體驗世界黑與白以外更多的色彩。如果你想哭就哭出來,成長中總會有令人失望、憤怒、不開心的東西,這些感覺是正常的。有我陪著你,你可以安全地感受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需要;但感覺過後,我相信你會堅強起來,我總是喜歡看到你長大。

 不用怕,勇敢面對將來,因為有我與你同行。永遠愛你的大________(你的名字)上

撰文:香港家庭福利會

註冊社工 趙芊嵐

查詢熱線:2573 0013

電郵:familyoasis@hkfws.org.hk

相關新聞
學生執筆字太醜 逾半功課打回頭 (圖)
一手靚字助成績大躍進 (圖)
城大13項研究獲700萬資助
沈祖堯悠閒Look 與500中大人慶中秋 (圖)
教院午間講座論「人之性」
外交賽6強師生分享北上感受 (圖)
家庭綠洲:送給「內在小孩」一封情書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恐襲十載 (圖)
今日香港:國民教育 (圖)
現代中國:大運收益 (圖)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體重飆升 (圖)
公共衛生:粵嬰缺陷 (圖)
能源科技與環境:北極油患 (圖)
通識把脈:解讀通識教育科課程文件 (圖)
全球控煙系列三之二:防煙VS禁毒孰先孰後? (圖)
作者簡介
港府落力禁毒開支億計 (圖)
表一:青少年禁毒措施
表二:政府校園禁毒開支(百萬元) (圖)
毒青減少 措施收效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