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正反對對碰:討論公共政策 建立批判思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9-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有團體成立「社區抗毒隊」以防止青年濫藥。 資料圖片

當討論這類公共政策成效時,無論正反雙方,都有幾個方向可循。

1. 數據真實:以何為根據?

正方:有關數據是目前最可靠的數字。數據顯示,16歲以下的吸毒者數目明顯下降,而這年齡組別正是校園禁毒活動的主要對象。

反方:表三所列的數字屬自願呈報性質,故並不能作為準確的統計數字。究竟當中有多少青少年因為怯於政府嚴打吸毒,而不願公開自己的吸毒行為?則是未知之數。

2.數字解讀:百分比及實數之別

正方:16歲以下吸毒者的下降幅度很高,首次被呈報者及曾被呈報者分別下降39.5%及26.8%,幅度很大。

反方:16歲以下吸毒者的下降幅度有限,首次被呈報及曾被呈報者分別只下降254及34人。

3.趨勢假設:實證支持?

正方:青少年吸毒日益嚴重,若不採取措施,吸毒率一定飆升。若校園禁毒措施能減緩或終止吸毒率上升,已屬有效,何況令其下降?

反方:「吸毒率一定飆升」只是假設,港府根本無法掌握青少年吸毒的實際數字。這類假設無從驗證,亦欠其他實證支持。

4.成效觀察:難有確實限期?

正方:校園禁毒活動是一項持久的措施,需要觀察短期及長期的成效,不能只看活動舉辦後的一年數字。

反方:校園禁毒活動以教育及檢驗為主,效果只會隨時間而減弱,長期效果一定會較短期效果更弱。

5.價值判斷:資源分配

正方:雖然港府每年花費2億宣傳,數目龐大,但有效令青少年吸毒率下降,締造健康的新一代,亦避免因此而演變成社會的長期問題(例如犯罪、黑社會及公共衛生)。

反方:每減少一名青少年吸毒者,每年需投入超過數十萬元。若將金額用於處理其他社會問題,例如協助長者、低收入家庭或殘障人士,可即時直接獲益的人數將更多。

相關新聞
學生執筆字太醜 逾半功課打回頭 (圖)
一手靚字助成績大躍進 (圖)
城大13項研究獲700萬資助
沈祖堯悠閒Look 與500中大人慶中秋 (圖)
教院午間講座論「人之性」
外交賽6強師生分享北上感受 (圖)
家庭綠洲:送給「內在小孩」一封情書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恐襲十載 (圖)
今日香港:國民教育 (圖)
現代中國:大運收益 (圖)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體重飆升 (圖)
公共衛生:粵嬰缺陷 (圖)
能源科技與環境:北極油患 (圖)
通識把脈:解讀通識教育科課程文件 (圖)
全球控煙系列三之二:防煙VS禁毒孰先孰後? (圖)
作者簡介
港府落力禁毒開支億計 (圖)
表一:青少年禁毒措施
表二:政府校園禁毒開支(百萬元) (圖)
毒青減少 措施收效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