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找出真相:多黨倡用特權法 揪出大橋案黑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9-3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愛護香港力量」製作海報,質疑有人在幕後操控朱婆婆進行司法覆核。網上圖片

 港珠澳大橋環評官司的原訟人、「東涌婆婆」朱綺華踢爆「有人叫我去打官司」,令各界譁然,質疑公民黨可能涉及幕後操控及「包攬訴訟」,並要求當局以至立法會展開調查。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有關問題涉及公眾利益,故他會於下月4日舉行的建制派飯局上,提出研究運用《特權法》,要求立法會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此事是否有「幕後黑手」。工聯會議員王國興表明,支持成立委員會調查。

 朱綺華日前得悉特區政府在港珠澳大橋案上訴得直後,暗示有人叫她興訟,而其代表律師、公民黨執委黃鶴鳴隨後卻聲言朱綺華是在「說反話」,說法南轅北轍,疑點重重。

譚耀宗:公民黨牽涉大

 譚耀宗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坦言,港珠澳大橋工程涉及重大的公眾利益,尤其是當事人朱綺華指有人叫她去打官司,問題非常嚴重,有需要找出是何人指使朱綺華興訟,故他會於下月4日的建制派飯局上,提出研究運用《特權法》,由立法會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清楚事件中是否涉及「幕後操控」。

 他並直指,公民黨早前「非常關注」港珠澳大橋的環評問題,公民黨的執委(黃鶴鳴)更擔任朱綺華的代表律師,「從表面證據看,除了公民黨,還有甚麼人呢」,故立法會有需要調查事件,找出真相。

王國興:攸關公眾利益

 王國興亦表明,有需要徹查大橋官司中是否有幕後黑手的問題,指有關官司令大橋工程延誤,可能要香港人額外付出65億元,相當於每名市民需要負擔1,000元,倘涉及有人或團體為個人目的而損害公眾利益,立法會就應運用《特權法》,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事件中是否有人教唆朱綺華興訟。

林健鋒:「代言人」可疑

 工商專業聯盟召集人林健鋒認為,朱綺華日前稱有人叫她去打官司,是「從心而發」,但有「疑似代言人」之後仍試圖否定朱綺華的講法,這令事件存在很多疑點;事件涉及公眾利益,除了因大橋工程延期需要額外的65億元,還有法援的資源,立法會應跟進事件,找出事件真相。

何鍾泰:公眾欲知真相

 專業會議議員何鍾泰亦認同,有需要調查清楚事件的真相,而《特權法》的作用正是為尋找真相;大橋官司涉及公眾利益,而朱綺華已經講了是有人叫她去打官司,大家都很想知道究竟是何人指使,立法會有責任將事件中的真相公開給公眾知道。

自由黨:還朱婆婆公道

 另外,自由黨昨日在報章上刊登半版廣告,要求盡快「緝拿港珠澳大橋官司幕後黑手」,其中指朱綺華透露幕後有人推動她興訟,這與協助其打官司的黃鶴鳴及其他公民黨成員,說法落差極大,因此應盡快揪出「幕後黑手」,還公眾及朱婆婆一個公道;又要求公民黨就該黨及其黨員在案中的角色,及該黨是否會查出誰是「幕後黑手」教唆及慫恿朱綺華打官司等問題作出嚴正交代。■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相關新聞
找出真相:多黨倡用特權法 揪出大橋案黑手 (2011-09-30) (圖)
來論:美領館回應欲蓋彌彰 干預港政鐵證如山 (2011-09-30)
無關拉票:富豪邀飯局 振英赴會交流 (2011-09-30)
真假難分:公社兩黨唔認「區選分身」 (2011-09-30)
黨風不正:人民力量副主席涉非禮被捕 (2011-09-30) (圖)
廿四味:引用《特權法》 徹查公民黨「包攬訴訟」 (2011-09-30)
來論:徹查公民黨包攬訴訟 維護法治尊嚴 (2011-09-29)
眾眼雪亮:市民最憎議員 長毛癲狗「贏晒」 (2011-09-29) (圖)
以恥為榮:李柱銘通外 厚顏稱「特色」 (2011-09-29) (圖)
群起聲討:有否教唆訴訟 周梁促公民黨交代 (2011-09-29) (圖)
廿四味:全城鬧爆公民黨 港台卻全力救亡 (2011-09-29)
來論:美領館不要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2011-09-28)
死撐挨批:白鴿通外稱見得光 網民譏賣港列政綱 (2011-09-28) (圖)
踢爆謊言:外傭若勝訴 市民憂難阻居港 (2011-09-28)
最新民調:特首港府民望持平 (2011-09-28)
廿四味:公民黨玩弄司法還可以走多遠? (2011-09-28)
龍聲飛揚:罔顧傳媒責任:從《世界新聞報》看《爽報》 (2011-09-27)
民記評分續領先 社民連依然包尾 (2011-09-27)
最後部署:譚Sir動向明日揭盅 (2011-09-27) (圖)
漫無目的:長毛再換「目標」 (2011-09-2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