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粵港擬推跨境物料回收再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環保團體建議,推廣廢舊玻璃瓶本地回收再用,減低運費使計劃得以長久運作。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羅敬文) 香港玻璃瓶的棄置量驚人,單是去年已棄置逾13萬公噸廢舊玻璃瓶,加重堆填區的負荷。隨著粵港兩地政府即將推出「跨境回收物料再用計劃」,玻璃瓶「迫爆」堆填區的問題有望解決。潘潔表示,兩地正探討放寬循環再用物料的跨境限制,初步構思容許香港已接受前期處理的廢舊玻璃,運往內地指定地方加工處理及循環再造,經已獲得國家環保部的支持,港府正草擬相關文件,提交中央政府審批後便可推行。

港去年棄玻璃瓶13萬噸

 香港去年棄置逾13萬公噸的廢舊玻璃瓶,但因屬於受管制物料,未能運往內地循環再造。不過,港府近年提出發展環保產業,並於去年與內地簽訂粵港合作框架協議,重點發展循環經濟與環保產業。粵港澳三地政府在最近發表的「共建優質生活圈專項規劃」中,認同有需要探討回收業的合作新模式。

計劃點對點回收試推行

 潘潔表示,粵港兩地已有共識,初步同意放寬廢舊玻璃的跨境限制,容許特定數量的廢舊玻璃運往內地處理。她稱,有關計劃以「點對點」的試點方式推行,在兩地部門監管下選定有規模的回收商處理,而廢舊玻璃不可含太多雜質,港府現正草擬環保標準,稍後把處理量及執行細節,提呈中央政府審批。

  至於粵港政府於2008年開展的「清潔生產夥伴計劃」,協助在珠三角的港資廠商採用清潔生產工序。潘潔表示,有關計劃推行多年來,已協助不少港商改善生產程序,減少污染,並把成功經驗製作成行業指引,將會為多個行業帶來有用的借鏡,並指粵港澳三地政府亦同意研究優化計劃,擬擴展至澳門。

團體促再用推動本地化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表示,廢舊玻璃回收價格不高,要長途運往內地加工處理存在成本效益問題,料計劃或涉及公帑補貼,促請港府推動本地使用廢舊玻璃循環物料,如把玻璃物料造磚。

 他又稱,內地有技術處理即棄電池,港府應考慮把電池納入跨境回收物料再用計劃,把本地廢電池運往內地拆解處理。

相關新聞
本報專訪 潘潔:延續區域減排 細微粒納監察 (2011-10-03) (圖)
醫生:浮粒入肺可誘發冠心病 (2011-10-03) (圖)
粵港擬推跨境物料回收再用 (2011-10-03) (圖)
三地商聯動 保護白海豚 (2011-10-03) (圖)
史上最大太空實驗 華科學家保駕 (2011-10-01) (圖)
新型熱管大幅提升太陽能利用率 (2011-10-01) (圖)
貼近大師:文藝宅男 時尚科學家 (2011-10-01) (圖)
話你知:阿爾法磁譜儀計劃探索暗物質 (2011-10-01)
張春賢全力治疆:發展穩定並重 推進建疆偉業 (2011-10-01) (圖)
改善民生 年投入千四 億 (2011-10-01) (圖)
網絡問政 開啟民意互動時代 (2011-10-01) (圖)
亞歐博覽 首屆簽約額逾8千億 (2011-10-01) (圖)
對口援建 規模力度前所未有 (2011-10-01) (圖)
整飭吏治 培訓官員堅決反腐 (2011-10-01) (圖)
智能電網建設提速 中國技術領跑全球 (2011-09-29) (圖)
掀新技術革命 拉動經濟增長 (2011-09-29)
世界最大智能電網系統 落戶中新天津生態城 (2011-09-29) (圖)
特高壓跨省輸電  築空中能源通道 (2011-09-29) (圖)
中國智能電網研發成果 (2011-09-29)
2011智能電網國際論壇發言選錄 (2011-09-2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