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世界最大智能電網系統 落戶中新天津生態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9-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記者在中新生態城體驗智能電網帶來的便捷生活。曹北建 攝

 上班時間想遠程遙控家用電器洗衣做飯?這些停留在科幻電影中的片段正因智能電網的出現而變為現實。9月19日中國首個智能電網綜合示範工程在中新天津生態城成功投運,這個覆蓋區域達31平方公里、涵蓋6大環節12個子項目的示範工程是目前國際上覆蓋區域最廣、功能最齊全的智能電網系統,遠程監控、便攜客戶終端操縱家電從夢想照進現實。本報記者日前來到中新生態城,零距離感受智能電網如何改變生活。

 中新天津生態城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節約資源能源、建設和諧社會的重大合作項目,於2008年9月奠基開工。生態城以「生態環保、節能減排、綠色建築」為城市發展建設主題,借鑒新加坡等先進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確定了22項控制性指標和4項引導性指標,預計10年至15年全部建成。

可再生能源比率逾兩成

 智能電網系統在中新生態城的投運不僅使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比率達到20%以上,而且電網能實現和有線電視、IP電話和互聯網的相互融合,其遙控、遙測、信息反饋的智能化可涵蓋居民生活、公共設施以及工業生產。

 生態城採取先進的分佈式電源接入,在主電網之外,吸納了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和燃氣發電,建成了接納清潔能源的「高速公路」。在生態城旁邊,薊運河口4.5MW風力發電機及污水處理廠1.1MW光伏發電構成清潔能源主力。此外,城市廣場、綠化帶遍佈中小型風機,居民區樓房頂部也安裝了小型光伏發電裝置。

 工作人員介紹說,「功率雖小,卻積少成多,整個中新生態城可再生能源總容量將達175MW,就連所有的路燈也完全採用自帶的微型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機供電。」

智能家電實現便捷生活

 走進中新生態城智能小區,表面看與傳統小區並沒有區別,但這裡的住戶所有家電都是智能家電,居民使用便攜終端操控。記者隨手輕觸一台用WIFI連接的平板電腦,通過選擇、點擊等簡單操作,就可實現電視換台、窗簾開合。

 工作人員介紹說:「現在已經實現了電腦聯網,登錄個人家庭賬號,通過在智能電網可實現對家電操控,未來我們甚至可以與智能手機聯網,上班時間也可以洗衣服做飯了。」不僅如此,小區停車位已經接入固定充電樁,電動汽車充電十分便捷。晚上停車充電十分便捷。記者試乘了電動汽車,啟動僅能聽到絲絲電流聲,行駛起來動力十足。

相關新聞
智能電網建設提速 中國技術領跑全球 (2011-09-29) (圖)
掀新技術革命 拉動經濟增長 (2011-09-29)
世界最大智能電網系統 落戶中新天津生態城 (2011-09-29) (圖)
特高壓跨省輸電  築空中能源通道 (2011-09-29) (圖)
中國智能電網研發成果 (2011-09-29)
2011智能電網國際論壇發言選錄 (2011-09-29) (圖)
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賀信 (2011-09-29) (圖)
9旬美國翻譯家沙博理 情迷中國一甲子 (2011-09-29) (圖)
如癡如醉:翻譯中國名著 傳播中華文化 (2011-09-29) (圖)
相濡以沫:愛上中國龍 牽手中國鳳 (2011-09-29) (圖)
京腔洋人:四合院裡的「老北京」 (2011-09-29) (圖)
《兩岸關係六十年》畫冊昨在京隆重首發 (2011-09-24) (圖)
龔仁心:華懋願為民族復興發揮作用 (2011-09-24) (圖)
畫冊入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2011-09-24) (圖)
龔仁心:兩岸是兄弟 家事無需外人插手 (2011-09-24) (圖)
採訪側記:首發式洋溢兩岸溫情 (2011-09-24) (圖)
王偉標: 畫冊出版 利兩岸交流 (2011-09-24) (圖)
贈送《兩岸關係六十年》畫冊 (2011-09-24) (圖)
孫政才:東亞南北且比翼 優勢互補覓商機 (2011-09-24) (圖)
華商反應熱烈 「心動不如行動」 (2011-09-2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