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美鳳聽聞記者要拍照,執意上樓重纏小腳並換上她最新的一雙鞋。香港文匯報記者葉臻瑜 攝
——僅13纏足婦健在 封建陋俗行將消失
在福州市最東部、距台灣馬祖僅0.5海里的福建省連江縣苔菉鎮北茭村,高齡老婦人至今仍保持著纏足習慣。隨著時間流逝,如今健在者僅剩13人。多少年來,她們的「三寸金蓮」吸引著攝影愛好者及民俗專家慕名而至。本報記者日前走進這個被稱為中國最後「小腳村」的偏僻小漁村,尋找三寸金蓮的足印,見證封建陋俗的即將消失。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葉臻瑜
林美鳳是記者在村中見到的第一位小腳老太太。獨自坐在木凳上結漁網的她,見記者要拍照,非要進屋換好衣衫,重新裹腳後才肯出來。據她回憶,她是3歲開始纏足,16歲作為童養媳嫁給了當時村裡最能幹的漁夫,「從前裹腳時,比誰家女兒腳裹得最小,成年後就最多人上門提親。」而婚後的日子,除了補魚網和料理家務,林美鳳也曾因女紅(即婦女所做的手藝及成品)做得好,有出外務工的機會,但卻遭婆家斷然拒絕。
村裡纏足婦 均為童養媳
苔菉鎮北茭村村委會主任林兆秋告訴記者,北茭村人口超過7,000人,早些年,村裡有數十位纏足老太太,但如今健在的只剩13位了。她們中最小的今年滿80歲,最大的已經90多歲。在尋訪中,記者發現,這裡小腳女人由於纏腳不能務農,也不能走遠路,大部分甚至連苔菉鎮都沒有走出去。
談到苔菉當地如此多老太太裹足的原因,林兆秋坦言,當地交通不便,使外面新思想不易傳進來;其次當地人都以捕魚為生,女人無需幹重活,只要在家相夫教子即可,因此許多小腳女子甚至連村裡都未走遍;此外,北茭村並不富裕,村裡的裹腳女人均為福州長樂和連江其他村嫁進來的童養媳,而當時娶童養媳的標準就是比小腳。
北茭村所屬的連江縣苔菉鎮,有900多年的歷史,在清朝末期,苔菉曾有過包括舉人劉品華在內的「七賢士」,當時讀書人對小腳文化的堅守,也使這裡的纏腳觀念更加根深蒂固。
解下纏足布 反而不習慣
在新中國成立後,小腳解禁的消息傳入北茭,一批人開始放棄纏足。但當時30多歲的林依姐知道後卻害怕得躲了起來。她告訴記者,當時村裡一些纏足的姐妹和她一樣跑到山裡,她們實在無法接受這種「自由思想」,總覺得自己一直以來生活狀態就要被破壞了。
避過風頭後,林依姐又回到村裡,她也因此成為了最後一批裹腳女人。「後來,只要別人看一眼我的小腳,我就懷疑他們要強迫我解開,從小(裹腳)習慣了,放開了反倒不知怎麼生活。」另一位小腳老人陳木楠也曾放棄過,但放足後卻腳掌腫大,無法行走,只得又纏回去。「現在很後悔,當時不應該纏回去,再堅持一下,也許就好了。」
不過村中也有例外,苔菉鎮文化館的林師傅保存著北茭村吳氏家族小女兒在解禁後,迫不及待換上新皮鞋的留影。他介紹,當年的吳氏家族稱得上苔菉鎮北茭村一帶的望族,吳家小女兒作為少數受過一定教育的女性,不顧家人反對,毅然解開纏腳布,成為少數「新女性」。但當時已40歲的她,小腳早已成形,由於解禁後買不到正常尺碼的皮鞋,只能穿兒童皮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