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訪福州小腳部落 尋三寸金蓮足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3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林美鳳聽聞記者要拍照,執意上樓重纏小腳並換上她最新的一雙鞋。香港文匯報記者葉臻瑜 攝

——僅13纏足婦健在 封建陋俗行將消失

 在福州市最東部、距台灣馬祖僅0.5海里的福建省連江縣苔菉鎮北茭村,高齡老婦人至今仍保持著纏足習慣。隨著時間流逝,如今健在者僅剩13人。多少年來,她們的「三寸金蓮」吸引著攝影愛好者及民俗專家慕名而至。本報記者日前走進這個被稱為中國最後「小腳村」的偏僻小漁村,尋找三寸金蓮的足印,見證封建陋俗的即將消失。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葉臻瑜

 林美鳳是記者在村中見到的第一位小腳老太太。獨自坐在木凳上結漁網的她,見記者要拍照,非要進屋換好衣衫,重新裹腳後才肯出來。據她回憶,她是3歲開始纏足,16歲作為童養媳嫁給了當時村裡最能幹的漁夫,「從前裹腳時,比誰家女兒腳裹得最小,成年後就最多人上門提親。」而婚後的日子,除了補魚網和料理家務,林美鳳也曾因女紅(即婦女所做的手藝及成品)做得好,有出外務工的機會,但卻遭婆家斷然拒絕。

村裡纏足婦 均為童養媳

 苔菉鎮北茭村村委會主任林兆秋告訴記者,北茭村人口超過7,000人,早些年,村裡有數十位纏足老太太,但如今健在的只剩13位了。她們中最小的今年滿80歲,最大的已經90多歲。在尋訪中,記者發現,這裡小腳女人由於纏腳不能務農,也不能走遠路,大部分甚至連苔菉鎮都沒有走出去。

 談到苔菉當地如此多老太太裹足的原因,林兆秋坦言,當地交通不便,使外面新思想不易傳進來;其次當地人都以捕魚為生,女人無需幹重活,只要在家相夫教子即可,因此許多小腳女子甚至連村裡都未走遍;此外,北茭村並不富裕,村裡的裹腳女人均為福州長樂和連江其他村嫁進來的童養媳,而當時娶童養媳的標準就是比小腳。

 北茭村所屬的連江縣苔菉鎮,有900多年的歷史,在清朝末期,苔菉曾有過包括舉人劉品華在內的「七賢士」,當時讀書人對小腳文化的堅守,也使這裡的纏腳觀念更加根深蒂固。

解下纏足布 反而不習慣

 在新中國成立後,小腳解禁的消息傳入北茭,一批人開始放棄纏足。但當時30多歲的林依姐知道後卻害怕得躲了起來。她告訴記者,當時村裡一些纏足的姐妹和她一樣跑到山裡,她們實在無法接受這種「自由思想」,總覺得自己一直以來生活狀態就要被破壞了。

 避過風頭後,林依姐又回到村裡,她也因此成為了最後一批裹腳女人。「後來,只要別人看一眼我的小腳,我就懷疑他們要強迫我解開,從小(裹腳)習慣了,放開了反倒不知怎麼生活。」另一位小腳老人陳木楠也曾放棄過,但放足後卻腳掌腫大,無法行走,只得又纏回去。「現在很後悔,當時不應該纏回去,再堅持一下,也許就好了。」

 不過村中也有例外,苔菉鎮文化館的林師傅保存著北茭村吳氏家族小女兒在解禁後,迫不及待換上新皮鞋的留影。他介紹,當年的吳氏家族稱得上苔菉鎮北茭村一帶的望族,吳家小女兒作為少數受過一定教育的女性,不顧家人反對,毅然解開纏腳布,成為少數「新女性」。但當時已40歲的她,小腳早已成形,由於解禁後買不到正常尺碼的皮鞋,只能穿兒童皮鞋。

相關新聞
泰兵殺中國船員 疑受毒販指使 (圖)
遇難者家屬不滿 未獲任何方面道歉
圖轉移自身矛盾 美歐頻對華反傾銷 (圖)
近期美歐對華反傾銷一覽表
商務部:貿易摩擦形勢嚴峻
對華皮鞋反傾銷 世貿判歐盟違規
龍永圖:中國入世十年 似離WTO更遠 (圖)
中國三金融監管機構 更換主要領導
歐洲為吸華資 或發人民幣債券 (圖)
人民幣再創新高 一日升187基點
新身份證法通過 換證須加錄指紋 (圖)
身份證法修改 官員專家釋疑
內地加強反恐 界定恐怖活動 (圖)
「神八」發射如箭在弦 (圖)
四位代省長確認全國人代 黃爾梅任最高法院副院長
兵役法修改 17周歲可入伍
逾160萬身份證重號獲解決
國務院近期經濟部署 控房價 穩物價 重民生 (圖)
深圳缺席農運會引熱議 (圖)
A380故障停飛 運營僅12天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