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內科學會進行全港首個HPV病毒環境調查,發現7個公眾地點被HPV污染。左一為香港大學婦產科學系副教授陳嘉倫,圖中為香港內科學會會長林達聰醫生。香港文匯報記者嚴敏慧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嚴敏慧) 病毒無處不在,連可引致子宮頸癌的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亦能在日常環境中潛伏。香港內科學會進行全港首個HPV病毒環境調查,於全港62個公眾地點抽取環境樣本,發現7個、即11.3%公眾地點被HPV污染,包括港鐵站電梯扶手及公共圖書館門柄等。學會表示,今次發現的HPV病毒,包括多種主要由皮膚或性接觸傳播的型號,一般市民、兒童及青少年只要在公眾地方接觸到相關病毒,即使沒有性行為,均有機會受感染,導致生殖器官濕疣,甚至演變為子宮頸癌。
理大朗豪坊扶手皆「上榜」
香港內科學會上月在全港62個公眾地點,包括商場、公廁、公共交通工具及遊樂場等,抽取100個環境樣本進行HPV基因測試。結果發現,太子港鐵站的電梯扶手、理工大學通往紅磡港鐵站天橋的走廊扶手,以及旺角朗豪坊電梯扶手等7個地點(見表),均驗出含有HPV病毒。當中4個地點的樣本含有7種不同型號的HPV病毒,包括HPV 6、11、16、18、35、56及68,其餘3個地點的樣本則因HPV病毒數量不足,未能進一步分析型號。
病毒觸摸眼鼻口受感染
香港大學婦產科學系副教授陳嘉倫表示,HPV病毒有逾100種型號,今次發現的HPV 6、11、16及18均為常見的類型,其中6和11號會導致生殖器官濕疣,16和18則為高危病毒,70%子宮頸癌均由有關型號的病毒引起。她表示,上述HPV病毒主要傳播途徑仍為皮膚接觸或性接觸,但市民若在公眾地方接觸相關病毒,再觸摸眼、鼻、口或傷口,仍有機會受感染。受到HPV病毒感染後,大部分人可於1至2年內清除病毒,只有小部分人無法自行清除,病毒持續滋生才會演變成癌症。
本地數據顯示,HPV感染高峰期為26歲至30歲。香港內科學會會長林達聰醫生指,今次調查發現本港多個公眾地方存在HPV病毒,反映一般市民甚至兒童及青少年,即使沒有性行為亦有機會感染病毒,呼籲市民要勤加洗手保持清潔,9歲以上兒童及青少年則可注射HPV疫苗加強保護。
團體倡9歲後注射HPV疫苗
香港內科學會與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推出全港中小學生HPV疫苗接種計劃,所有9歲以上全日制中小學男女生,經計劃下的醫生診斷後,均能以2,000元優惠價注射HPV疫苗,但費用不包括醫生診金。林達聰表示,市面私家醫生目前的HPV疫苗注射收費逾3,000元,家計會則收費2,7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