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重建局昨宣布斥資近12億元重建九龍城區16幢逾60年的舊樓,估計在2020年前完成,可提供住宅單位180個。市建局表示,不會因樓市高低而左右項目推出時間表。本港舊樓林立,老化加速,加快舊樓重建有迫切性。市建局不因樓市起伏而調整重建項目進度,有利推動舊樓改造的步伐。市建局還應協助舊樓業主了解、運用需求主導計劃,主動申請要求重建,令重建計劃惠及更多市民。
目前,香港約有4000幢樓齡在50年或以上的樓宇。而在未來10年,「高齡樓宇」的數目更會按年遞增500幢。這些舊樓因日久失修,環境惡劣,當中不少更屬危樓,對市民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去年初馬頭圍道唐樓倒塌事件,造成4死2傷,令舊樓居民餘悸猶存,加快舊樓重建更備受社會關注,輿論強烈要求政府要正視舊樓安全的嚴重性,必須以人命為重加快舊樓重建。
然而,舊區重建涉及龐大資金,若回報欠佳,私人發展商未必有興趣,特別是一些偏離市區中心、發展潛力較低的舊樓更加乏人問津,對於這些舊樓重建只能由市建局來負責。市建局的任務和目標是改善舊區環境,善用土地資源,維持社區的可持續發展,而非將盈利排在首位。
市建局昨日亦表示,項目落成需時逾7年,現難預測屆時樓價,因市建局主要使命是改善市民生活環境,項目完成後便會推出市場發售,並會以市場價出售,不會因樓市高低或周期影響既有時間表。的確,本港樓市起起伏伏相當正常,市建局主導的重建項目,不因樓市的起跌而刻意加快或推遲,才能保障重建工作按部就班地推進,讓市民相信市建局真心實意改善市民居住環境,做好社區保育,而不是如私人發展商一樣以金錢掛帥。
市建局今年6月推出「需求主導」的重建模式,舊樓只需獲 67%業主同意,業主可主動提出重建申請,改變過往由市建局主導的重建方式。「需求主導」的重建模式,為加快重建年久失修、被忽視的舊樓提供多一條渠道。舊樓居民都希望盡快重建,換來更好的居住環境,願意參加「需求主導」計劃,但由於市建局宣傳不足,大多數舊樓業主都不清楚計劃內容,更遑論啟動重建計劃。政府及市建局應該加強計劃的宣傳推廣,簡化批核程序,讓小業主掌握更大主動權,加快舊樓重建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