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佩琪)「顧客永遠是對的嗎?」一項調查發現,幾乎所有服務業僱員也曾遇上「麻煩客人」,物業管理及飲食業最「重災」,僱員常被客潑水、性騷擾,甚至有人祝僱員「被車車死」等。有資深電話客戶服務員遇「非常顧客」來電,因未能即時處理其要求,每周被「追命」來電滋擾,終患焦慮症。有專家建議,上司適當時間挺身為員工解圍、上司與員工的立場一致,避免員工當「醜人」,也能減輕僱員的壓力。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轄下的盈力僱員服務顧問每年接獲3,000多宗僱員求助個案,部分個案由「非常顧客」引發。該中心管理顧問孫立民表示,部分個案是顧客「借題發揮」博取小便宜所致,例如有顧客購買相機後發生故障,要求服務員送價值數百元打印機賠償;有物管服務員因大廈單位的廁所堵塞,被要求賠錢入住酒店等。
現年40多歲的Paul於一間公營機構任電話顧客服務員,有天收到一名男子來電,要求即日補發一年半前的服務單據,惟因翻查電腦需時,Paul難以即日處理,承諾於3個工作天內回覆。該男子聽罷即時「發難」,指現時是電腦年代,查核資料沒可能需時3天,斥罵Paul有心拖延工作,警告會每周致電「測試」Paul的服務技巧,如果沒有改進,更會向申訴專員投訴。
擔心被投訴只能啞忍
該名男子自此經常致電熱線找Paul做「測試」。Paul向上司匯報受騷擾,上司認為該男子循正常途徑聯絡機構,而且沒有語帶恐嚇或粗言穢語,要求Paul繼續跟進。遇上「非常顧客」的「服務測試」,Paul既感無奈,又擔心被投訴,影響工作評估,只能啞忍。情況持續4個多月,Paul精神飽受折磨,對熱線來電產生恐懼,「聽到電話響起,嚇得心臟快要跳出來」。Paul甚至「借尿遁」或請病假逃避上班,但Paul為面子,沒有向妻子或朋友傾訴,最終出現初期焦慮症,需接受心理治療。學習應付「麻煩顧客」、說話應對等技巧後,情緒得以紓緩。
促上司挺身為員工解圍
孫立民表示,僱主可將指引、條例印製予員工,也可將部分條文張貼讓顧客明白,例如公司不設議價等,以減少無謂爭拗。管理層可給予有經驗的前線員工較大彈性,讓員工按照實際情況,靈活判斷,毋須每次都徵詢上司。當遇上麻煩顧客時,上司應該在適當時機主動處理問題,挺身而出為員工解圍,支援陷入困境的員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