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本港商品出口11月份再度轉弱,按年僅升2%,增幅比10月份低近10個百分點,為今年第二差的月份。歐債危機及美國經濟持續低迷,對本港出口的影響逐漸浮現。本港作為外向型的經濟體,對進出口貿易的依賴性大,外圍經濟不景,意味經濟前景不容樂觀。當局須協助港企開拓新興市場,尤其是積極進軍內地,以彌補歐美市場流失的份額;同時,應重啟「特別信貸保證計劃」幫助中小企渡過難關,避免經濟受拖累陷入衰退。
歐債危機短期內難以解決,更存在惡化危機;美國經濟復甦舉步維艱。全球兩大經濟體處於低谷,香港出口急速滑落是意料中事。眾所周知,貿易對本港整體經濟的影響舉足輕重,每年處理著相當於其GDP3.6倍的進出口貨值,出口萎縮的負面影響最終會傳導到內部消費和投資。2008年金融海嘯時,第四季本港GDP開始收縮2.6%,在出口跌幅擴大至逾兩成時,GDP跌幅擴大至7.9%,經濟衰退歷時達四個季度之久才走向復甦和回升。出口、消費和投資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本港經濟體積細小,單靠內部消費難以支撐整體經濟,要維持經濟的活力,除了政府加大基建投資力度之外,還需要積極開拓新的出口市場。根據統計處的分析顯示,11月份與去年同期相比,本港出口雖然對歐美急挫,但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明顯上升,尤其是越南升42.8%,台灣升36.5%。數字表明,新興市場是提振香港出口的希望所在,當中以內地市場尤為重要。國家正積極推動民眾消費、加速城鎮化,將為本港帶來龐大商機。本港剛與內地簽訂CEPA8補充協議,應該支持企業拓展大陸市場,為經濟尋找新的增長點。
歐債危機不但令出口轉弱,還導致銀行收緊信貸,這對中小企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中小企周轉不靈,即使有訂單亦會因資金鏈斷裂而難逃倒閉的厄運。金融海嘯期間,港府推出千億元的「信貸擔保計劃」,發揮「穩金融,撐企業」的成效。中小企佔本港企業總數的百分之九十,明年經濟形勢再度嚴峻,當局應認真考慮重啟「信貸擔保計劃」,助中小企渡過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