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05年6月27日的《時代》封面(左),1960年8月8日的《時代》封面(右)。 網上圖片
有世界「史庫」之稱的美國《時代》周刊創辦於1923年。該雜誌闢有「封面人物(或專題)特寫」,並配有一篇重磅文章。《時代》以時事和政治為主,進入《時代》的視野,往往意味著在「時代」留下痕跡。那麼,在這面「西洋鏡」裡,毛澤東是什麼樣子呢?
從1949年2月7日開始,截至2005年6月27日,毛澤東先後12次登上美國《時代》封面。1949年,這年的2月7日,在蔣介石10次登上《時代》封面之後,毛澤東第一次成為《時代》封面人物。一個星期前,平津戰役剛剛結束,古都北平和平解放。
「紅色中國的毛澤東」
1950年12月11日。標題是:紅色中國的毛澤東。紅色的基調和蝗蟲明確體現著意識形態的含義。《時代》內文如此描述選擇毛澤東作為封面人物的理由:「列寧說:通往巴黎的道路經過北京」。
1958年12月1日。封面右上角引用了拿破侖的一句話,通常被翻譯為:「中國是一頭睡獅,醒來後他將震驚世界。」1958年的中國確實醒來,「大躍進」是這個年份最引人注目的標籤。
1960年8月8日。毛澤東與格瓦拉、赫魯曉夫同登封面。赫魯曉夫與毛澤東,一左一右出現在格瓦拉身後,意指顯然相當明顯。同年9月,中國與古巴建交。
1962年11月30日。毛澤東與印度總理尼赫魯同登封面。1962年11月22日零時,中國軍隊遵照毛澤東的命令,在中印邊界全線停火。《時代》寫道:「紅色中國上周的行為使許多人感到了困惑。他們在中印邊界的戰爭中取得了一系列橫掃性的勝利。」
1963年9月13日。與毛澤東一起在「龍舟」上領航的還有劉少奇、周恩來和鄧小平。同月,中蘇論戰進入白熱化階段。
1967年1月13日。此時此刻,文化大革命正在神州大地風起雲湧。
1969年6月13日。與布里茲涅夫、鐵托、齊奧塞斯庫、卡斯特羅等同登封面。該年3月,在珍寶島爆發了震驚世界的中蘇邊境衝突,中蘇關係由此急轉直下,走向對抗。
尼克松的「中國長征」
1972年3月6日。尼克松的「中國長征」。「尼克松從北京帶回來什麼?這個問題其實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尼克松在北京這件事情。很少有美國總統花這麼長時間,呆在異國他鄉,而且這個國家,甚至還沒有同美國建立外交關係。」
1976年9月20日。毛澤東之後的中國。9月9日零時10分,毛澤東在北京逝世。《時代》在內文裡談到了毛澤東,談到了紅寶書,談到了毛澤東的繼承人……
1977年3月21日。毛澤東與遺孀江青。「10年來,她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女性之一,是8.5億中國人的文化生活的實際統治者」,《時代》如此說道,「然而,今天,63歲的江青不再是一個革命英雄,而成了反革命惡棍。這一突然的轉變,緣自去年10月華國鋒主席對她的逮捕。」
2005年6月27日。中國的新變革小世界,大賭注。這一期談的正是「中國製造」,全世界沒有誰能逃脫的「中國製造」,甚至連故去的毛澤東,在本期的《時代》封面裡,也穿上了時髦的LV,這件LV,也是「中國製造」。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