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戲迷不捨紛留影 一票難求託上託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入夜後戲迷陸續到達,大家既興奮亦唏噓,唯有以相機記下新光戲院的最後一段華麗。香港文匯報記者彭子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嚴敏慧)「睇大戲,去新光」的佳話將成歷史,大批市民連日到北角新光戲院拍照,為這個充滿香港人集體回憶的地點留下記錄。一眾陪伴新光數十載的粵劇戲迷更大感不捨,有資深戲迷為見證戲院的最後一刻,幾經辛苦「託上託」才得到新光最後劇目的門票,周六及周日兩天捧場;亦有在附近居住的長者稱,與戲院已共存數十年,平日一有空就會到戲院看大戲,現時戲院結業感到非常可惜。

北角住30載 最愛睇大戲

 現年70多歲的周婆婆,在北角居住逾30年,身為標準戲迷的她,平日一有空就會到新光戲院看戲,更與戲院職員成為好朋友,「熟到會主動留靚位」。在新光戲院縱橫數十年,見證戲院的興衰,更體驗門票價格的升勢。她表示,早年戲院上演的劇目多會以贈票派發,那時看戲看得疲累便會回家休息;最近10多年則不少著名劇團在戲院公演,票價亦隨通脹上升,由以前最貴的數十元升至現時要350元。她嘆謂,非常不捨戲院將要結業,又稱日後將失去「唯一」娛樂。

資深捧場客 今已年古稀

 74歲的陳女士更是由新光開業至今的捧場客。她表示,新光戲院最輝煌時代要數20多年前,「那時是已故粵劇名伶麥炳榮任台柱的年代,只要他一有大戲上演,戲院大堂滿滿都是花牌,每次更是人山人海」。不過,新光戲院即將結業,陳女士日後或要到高山劇場看戲,但她認為論地理位置,沒有任何地點能與新光比拚,「新光最便利,市中心近港鐵站」。

 周女士與丈夫昨日則專程由香港仔乘車到北角,往新光戲院領取戲院最後兩天營業上演劇目的門票。周女士指,新光最後檔期由肇慶市粵劇團獲得,將上演的粵劇《包公還硯》及《鍾馗》,所有門票一早已售罄,她要向朋友「託上託」才得到嘉賓票。看戲30年,她最不捨得戲迷從此失去一個聚腳的地方,冀港府能介入要求保留戲院,造福戲迷。

相關新聞
淫媒搶2.14商機 「出租情人」招攬嫖客 (圖)
律師:版主或犯兩罪
援交少女 夢醒知悔 (圖)
愛情「功利化」 有筍盤沽舊貨? (圖)
極速約會 20%成功 (圖)
港粵劇殿堂 新光將落幕 (圖)
新光戲院大事記
絕唱帝女花 最後記輝煌 (圖)
毗鄰小店「殉情」結業
戲迷不捨紛留影 一票難求託上託 (圖)
名伶「集散地」 屢傳結業總化吉 (圖)
私院轉介雙非嬰 逼爆公院NICU (圖)
胡定旭盼修例 中醫可簽入院紙
學者指港需長遠人口政策
劉夢熊籲停批孕婦雙程證
綜援家出女狀元 睇網片自學結他 (圖)
一窺全豹:立會新大樓開放 3000人一睹為快 (圖)
97%平民食肆缺設施 傷殘者「搵食難」 (圖)
CY促公開西九賽全部檔案 (圖)
振英談社福 願開明共劃「貧窮線」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