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自2003年以來,雖然國務院每年都將就經濟體制改革工作召開專門會議進行部署,但往往被指「流於形式」、「實際執行效力一般」,近年經濟改革步伐明顯緩慢已成各界共同的擔憂。在經濟改革幾乎處於半停滯狀態下,政府與市場的關係遠沒有理順,壟斷行業改革難以推進,政府自身改革的難度也很大。今年正值鄧小平南巡講話二十周年,國務院一年一度的經濟體制改革「動員會」開得比往年早了兩三個月,再加上近期領導人頻頻為改革振聲,中央再推改革之意溢於言表,不過滯緩已久的改革能否在十八大召開的政治年裡有所突破,或需領導人更大的魄力與智慧。
「十二五」規劃提出,要「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分析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經濟體制改革仍是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預料今年改革將集中在兩大「火力點」上。第一大火力點是集中在擴大民間投資與引導民間金融,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壟斷行業。「非公經濟36條」自2006年出爐至今已改進了「兩版」,但在落實執行方面始終無法打破「玻璃門」和「彈簧門」,近日溫總對實施細則「落地」提出最後時限,壟斷行業改革亦有望隨此破冰。第二大火力點則料重點推進民生保障,讓民眾共享到改革發展的成果,社會保障制度、醫療保障制度等改革爭取獲得進展。
行政改革落實有待觀察
不過應該看到,當前中國改革的主要挑戰不在於經濟領域,而在於政府轉型,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建立權力制衡機制,是打破既有利益阻撓、繼續改革的關鍵。從現實看,政府主導資源配置,對官員有很大好處,權力極難割捨,這也是行政審批、國企壟斷等體制改革進展緩慢的根源。
最近一年的事態表明,內地各階層民眾主動參與社會改革的公民意識正在增強。在他們的督促、支持和參與下,中國完全有可能迎來新一輪改革攻堅,希望今年的八項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在自上而下的有力推動下,可以實實在在取得突破。 ■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