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992年鄧小平參觀深圳仙湖植物園。資料圖片
今天(2月21日)是已故「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20年前「南巡」(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的最後一天。1992年春天,當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陷入各種泥潭的時候,鄧小平南下視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了重要的「南方談話」,堅定不移地繼續推動了改革。
當前,中國經濟仍保持快速發展,然而,過分注重經濟發展,也帶來了系列社會問題。廣東,作為中國的經濟大省,社會矛盾尤其突出。去年以來,廣東發生了增城「6.11」事件、佛山小悅悅事件、烏坎村事件多宗廣受關注的社會事件。廣東開始反思經濟發展過程中社會管理的缺位,並掀起一場自上而下的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學者指出,廣東在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方面的探索,無疑對全國有示範作用。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苗苗、李望賢
20年前,正值國內外形勢複雜多變,經濟體制改革遭遇了巨大的阻力和困難:「姓社姓資」的爭論愈演愈烈,對改革開放提出質疑,甚至有觀點將經濟特區視為「殖民地」,要求停止市場化改革。就在這個關頭,88歲高齡的鄧小平毅然南下,發表了重要的南方談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中國改革的主要阻力,強調「不改革開放,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南方談話澄清了是非,排除了干擾,改革開放得以繼續穩步推進,成就了中國如今的經濟繁榮。
一宗宗社會事件 擊碎經濟光彩
改革開放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國,如今又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地區發展不平衡、社會貧富懸殊、社會矛盾凸顯,食品安全、腐敗、教育、環境惡化等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在經濟最發達的廣東,這些問題更加顯山露水,去年以來,廣東社會事件集中爆發,更加凸顯了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社會管理缺位。
2011年6月6月,潮州市古巷鎮發生外地工因向本地老闆討薪而爆發大規模衝突事件。數日後的6月11日,增城市新塘鎮大墩村又發生本地治保隊員驅趕外地打工者,引發更嚴重的社會事件。原來,原本僅管理當地7,000名村民的村委會,需管理多達6萬名的外來務工人員,這種失衡的社會管理終於爆發了社會衝突。同年11月、12月,中山、汕尾烏坎等地也爆發了土地問題引起的群體事件。一宗宗事件,猶如一記記重拳擊碎了廣東光彩的經濟表象。
新塘事件的爆發,可以說是廣東醞釀已久的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導火索。廣東省委、省政府開始組織各地市政府對事件作出反思。2011年7月,廣東省委發出《關於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意見》的文件,提出對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的言行要實行「零容忍」,對於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直接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難點、熱點糾紛,領導幹部要親自過問、親自協調處理;隨後召開的廣東省委十屆九次全會,專題研究《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社會建設的決定》。
紀委書記兼掌社工委 規格超高
這份《文件》的出台,距離新塘「6.11」事件,前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同年8月,廣東為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工作成立了專門機構—社會工作委員會,由廣東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朱明國兼任主任,與此前上海、北京成立的同類機構相比,廣東省社工委的領導配置規格更高。數月後,廣東宣布從2012年7月起將開放社團登記,大力培育發展和規範管理社會組織。
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廣東省委十屆九次全會上對社會管理體制改革進行了深刻闡述:不可否認,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結構、社會訴求發生巨大變化的過程中,因為各種原因特別是缺乏經驗,我們在社會管理方面缺乏全面的、長遠的、系統的制度設計;新時期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凸顯的重要原因,在於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的體制機制未能跟上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的步伐;我們要向當年推進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一樣,以大膽改革的氣魄和開放包容的胸懷,堅決破除社會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
2011年11月,汪洋在廣東省深化體制改革會議上強調,改革是廣東的根、廣東的魂,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是促進發展成本最低、動力最足、效果最持久的方式。這與20年前鄧小平的「南巡談話」精神要義一脈相承。
「南方談話」精神:敢闖敢試
廣東對社管體制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力度不亞於當年的經濟體制改革。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黃挺指出,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在廣東考察時重提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強調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依然是改革開放。可見,當前深化改革的迫切性和艱巨性同樣不亞於20年前。
深圳市社科院社會所所長楊立勳認為,社會管理創新也是「南方談話」留下的精神遺產之一,社管創新要正確處理好「善政」和「善治」、維權和維穩等關係,要用「南方談話」強調的敢闖敢試精神,在一些重點環節取得改革突破。比如,要在社會治理結構方面破冰;建立起利益協調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等長效機制,在流動人口的管理和服務、社區建設和服務、虛擬社會的管理、社會風險管理等方面都必須有突破。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則認為,廣東是經濟大省,外來人口也最多,「中國最富、最窮的地區都在廣東。廣東的問題解決了,中國的很多問題就有解決的參照物了。」他相信,廣東目前在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努力,也無疑對全國有示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