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周天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指出,當前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緊迫性,來自於經濟體制改革的先行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滯後。滯後的政治體制改革影響著經濟的發展。從未來中國以億計的勞動力就業和民生的需要看,亟須通過加快政治體制改革,建立一個公共服務型和社會管理型的政府,以此減少腐敗,提高經濟生活的效率。
他認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政治體制改革滯後影響經濟發展的負面效應日益顯現,表現在:政府各部門的權力日益與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和部門的利益相結合,經濟生活的審批和許可增多,利用權力進行尋租腐敗的案例層出不窮;諸多的審批和許可大大降低了經濟生活的效率,並加大了投資者在投資、經營等方面的成本和風險。
政經互不適應 恐致互相拖累
他又說,由於權力和利益相結合,各部門都想方設法設立收費事項,甚至許多部門的收費通過立法形式合法化,特別是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削弱了地方的財政能力,導致許多地方政府通過各種形式的收費和罰款來解決財政平衡。而亂收費和亂罰款,先是導致了廣大農民世紀之交的各種抗爭,最後不得不進行農村費改稅的改革;城鎮中的各種亂收費以及亂罰款等,加大了居民、個體戶和企業的負擔。一些低收入階層,對教育、醫療等服務的亂收費反映強烈;許多能大量吸收就業的自由職業、個體工商戶和中小型企業,由於政府部門亂收費和亂罰款,無法正常運營,結果抑制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導致失業問題越來越嚴重,而收費中產生的「吃、拿、卡、要」等腐敗現象,也是屢禁不止,而且變得日益嚴重和隱蔽。
周天勇指出,如果在政治上不能適時地推進改革,導致政治改革步驟與經濟改革、社會發展進程相脫節,或者政治改革措施不能有效地解決舊體制舊機制的弊端,那麼經濟改革最終必將使社會主義政治垮台,也將使經濟改革本身背離初衷。
分清各級財政權責 減少腐敗
他建議,在二元結構轉型和經濟發展的關鍵階段,中國未來十多年政治體制改革的戰略,應把精力放在改革政治體制中阻礙經濟發展的方面,這樣既可以促進經濟發展、降低政治成本、提高政治管理效率,也可以盡可能地減少尋租的制度設置,從而大大減少腐敗的制度性機會和條件。
從目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看,與經濟發展相關的政治體制改革問題包括:將目前還帶有計劃、行政、生產建設色彩的政府轉變成公共服務型和公共管理型的政府,大幅度地減少阻礙經濟發展、降低辦事效率和產生尋租腐敗的行政審批、許可、收費和壟斷;理順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的財政稅收和事權關係,不僅要劃分各級地方的收入,還要明確各級地方應當負的責任,既避免中央財力分散沒有權威的情況發生,也要避免收錢不做事和做事沒有錢情況,使基層加重農民和企業負擔、百姓和企業怨聲載道的局面出現;改革縣和縣以下政治體制,取消鄉鎮一級政權體制,壓縮縣一級政權體制的機構和人員,從而減輕農民和企業的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