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多黨團促新特首先振經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4-2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張學明強調,市民普遍認為新特首應優先處理「雙非」、改善公立醫院質素等問題。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偉邦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新任行政長官梁振英今年7月1日上任在即。在立法會會議上,多個黨派就新一屆特區政府提出不同的訴求,但就幾乎一致地傾向促請新任特首在首份施政報告,立即就振興經濟、改善民生、促進民主,尤其是貧富懸殊等深層次矛盾,提出切實可行的長遠規劃,以兌現競選承諾不要言而無信。梁振英則感謝議員建議,強調法治、廉潔、自由和民主等核心價值,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應該珍而重之。他承諾會與團隊及議員堅定維護及虛心聆聽。

 立法會昨日辯論金融服務界議員詹培忠動議向第四任行政長官提出施政建議,要求新一屆特首關注貧富懸殊特別是照顧中下階層的訴求;處理老人交通費的問題;檢討「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處理「生果金」問題;策劃從尖沙咀附近地區增建直達香港區中環地帶的過海隧道;建設廣闊地下城;研究在內地建設老人城;策劃龐大的填海計劃;檢討郊野公園政策及培養人才,合共10項施政建議。

張學明:優先處理「雙非」

 民建聯議員張學明強調,據民建聯早前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受訪的升斗市民普遍認為新特首應優先處理「雙非」孕婦湧港產子、改善公立醫院質素、縮短服務輪候時間、解決樓價高租金貴居住環境,以至檢討公共交通不斷加價等問題,而在制定標準工時方面,民建聯則持開放態度,認為倘社會未達成共識,就不是立法好時機。

 工聯會議員潘佩璆以《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說明個人對梁振英的期許。

潘佩璆促解決長者醫療

 他表示,香港人口高齡化,預計2028年長者佔總體人口的四分一,反映問題迫在眉睫,無法再「見步行步」,認為負責任的政府,必須要深入研究規劃,解決「兩大長龍」,包括資助院舍的護理及公營醫療服務的輪候。

 自由黨主席劉健儀在發言時讚揚梁振英當選後立即致力團結社會氛圍,試圖急市民所急,是未來5年施政的好開始,但認為「深層次矛盾」目前停滯不前,故建議梁振英上任後首要制訂長遠可持續的經濟政策,盡快交代在經濟層面如何適度有為,同時要著力土地開源、扶助弱勢社群,包括倡議500元的長者生活金,放寬「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的申請上限等,避免市民望穿秋水。

林健鋒籲梁勿大派福利

 經濟動力議員林健鋒坦言,現時工商界對梁振英了解不深,面對經濟內外皆困的不明朗情況,期待梁振英上任前清楚講述未來的治港方針及理念,包括5司14局的政治架構重組等,同時與社會各界深入溝通了解訴求,又促請梁振英上任後不要為民望大派福利,鼓勵各界攜手提升香港競爭力。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稱,梁振英競選至今仍未承諾為2017年普選特首設低門檻,擔心他上任後會提出「篩選機制」,令「泛民」無法參選。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則聲言,希望梁振英不要做其「四大政治任務」。多名反對派議員亦趁機借題發揮。

 由於各黨派各自表述,經過4個多小時的辯論,立法會全數否決詹培忠的動議及7項修訂。

CY強調與議員理念一致

 梁振英昨晚發出聲明,強調議員在會議中提出的建議及意見,與他的施政理念基本一致,其競選政策綱領中已經闡述大家所關注的議題,並重申他與團隊會跟議員一起堅定維護香港的法治、廉潔、自由及民主等,香港珍而重之的核心價值及繁榮穩定的基石,並會按照《基本法》嚴格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上任後會虛心聆聽、集思廣益,以推動民主、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共同建設更美好的香港。

相關新聞
私院收「單非」 四證驗「正身」 (圖)
佛頂骨舍利蒞港供奉 30萬信眾瞻禮 (圖)
大橋免「三輸」 港府盼立會速撥款 (圖)
社科院預測:今年經濟增長8.7% (圖)
美經濟就業增長放緩繼續零息 市場遙望QE3 (圖)
洞庭湖在哭泣 江豚臨滅絕 (圖)
中俄防空反潛 迷霧巨浪中對抗 (圖)
菲增艦黃岩島 中方嚴正交涉 (圖)
漂白蜜餞 垃圾中揀原料 (圖)
溫州中小企 試點債券融資 (圖)
《阿凡達》導演:冀與華合拍大片 (圖)
法國直擊:「正常」中法關係 還賴「正常總統」 (圖)
美再現瘋牛症 港暫毋停進口
疑恆豐4歲後人 放學險遭綁架 (圖)
五一黃金周 料344萬客出入境 (圖)
特首邀審計署長檢外訪 (圖)
多黨團促新特首先振經濟 (圖)
版權例出賣同黨 公民黨冇品冇格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