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話劇《尋找劇作家》演出現場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袁倩敏 )他叫王翔,是一名北京的牙醫,卻因為熱愛戲劇,行醫補貼開劇場,每天淨賠兩千元。王翔說,劇場開業後的頭兩年尤其艱難,為了實現自己的小劇場夢想,他原本打算實在堅持不下去時,就把自己的兩套房子賣掉。所幸的是,其劇場所在的東城區政府近兩年來投入了總計8000萬元的專項資金,扶持區內18家小劇場升級改造和劇目創作,王翔的房子也許不用賣了。
話劇解惑人生 牙醫踏上公益路
《和氏璧》是王翔看的第一部話劇。「生命是可貴的,甚至是可敬畏的,但還有一些比生命、比我們一己的百年之身更可貴、更可敬畏的,那便是一些支持生命、使生命可以活下去的東西:是對無限的渴望,對生命本身戰慄般的驚喜,對理想的熱度,對善美的嚮往。」那時,原本熱愛文學的他正為一不小心成為了牙醫而對人生充滿困惑,就是這段台詞令他豁然開朗,從此,王翔迷上了話劇。
2003年,王翔為了組織「與戲劇相遇」公益演出,不惜狠心砸牆,打通自己的三居室以作為排練場地。這是他第一次投身話劇,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第二年,他又個人出資10萬元,編排了一部小劇場話劇——《暫住證》,並在人藝小劇場演出了15場,票房收入8萬元,王翔賠了2萬:「但是我的努力換來了更多人的愉悅,值得。」
2005年前後,曾演出多部實驗戲劇的「北劇場」停業,當時話劇界認為這是「理想主義的坍塌」。這件事對王翔的衝擊很大,在他看來,這些年國內話劇市場不容樂觀,惡搞的戲成了主流,精神層面的東西死了。他說:「這就好像我們平時無論去哪家餐館吃飯,菜炒得都很糟糕,那沒辦法,我們只能自己開一家餐館,下廚去炒一盤菜。」
每天淨賠兩千 實難撐時欲賣房
2008年9月,作為北京第一家民營小劇場的蓬蒿劇場正式註冊。蓬蒿這個名字取自李白的一首詩:「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蓬蒿人即普通人。王翔反其意而用,希望更多的普通人也能走進劇場,走向高貴,不僅是觀看戲劇,更重要的是像結構戲劇那樣來結構自己的人生。
可在北京辦小劇場有太多難處,用王翔的話說:「他的神經要強大得像腳後跟兒一樣粗壯。」他拿出自己的積蓄共投資120萬進行前期建設,包括鋼結構、燈光、音響、裝修、準備期的房租等等。開業後,每年的房租再加上人工成本大概需90萬元,而劇場從營業至今票房每年最多不到60萬元,換句話說,蓬蒿劇場一年至少倒貼30萬元,平均下來一天約賠1000元。自2011年開始,房租突然上漲一倍,這也意味著王翔每天要貼進去的錢也一下驟升至2000元。
「票價最高一百元,最低的一、二十元,學生半價,有時也會推出免費場次,讓百姓想看就看。」王翔說:「做小劇場本身就是不賺錢的,它是公益性、非盈利性的組織。在我有生之年,只要還賠得起,我就會一直撐下去。」自1995年王翔離開海軍總醫院創辦了自己的牙醫診所以來,現在已擁有四家分支機構,他以牙醫的收入供養著劇院開支。
王翔算過,按照這個標準做十年,整體的投入需要七、八百萬元,他笑言:「最壞的結局就是賣掉自己的兩套房子。」
政府搭台扶持 專項資金八千萬
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近年來,隨著政府力量的介入,逐漸讓王翔這群堅持理想的戲劇人看到了新的希望。作為北京市小劇場聚集最多的區縣,蓬蒿劇場所在的東城區已有22家小劇場,去年全年共上演865個精品劇目、觀眾達300萬人次。
為了進一步加大力度扶持戲劇文化發展,積極搭建戲劇創作、演出、展演三大平台,把東城建成一流的戲劇文化大區,東城區政府自2010年起就出台了針對劇場、劇目、戲劇活動以及人才培養的鼓勵性政策,包括每年設置300萬的戲劇公益補貼資金、1000萬的戲劇產業引導資金等等。據悉,該鼓勵政策一落實,包括蓬蒿劇場在內的東城區二十餘家小劇場共得到了區政府近4000萬元的資金補貼。
據記者從東城區文化委員會演藝產業科了解到,近兩年來東城區用於戲劇發展的專項資金更是達到了8000萬元,主要用於支持小劇場的硬件完善,比如燈光、音響、座椅改善。同時,對於駐區院團的原創劇目,也將給予資金扶持。自2011年以來,蓬蒿劇場等18家劇場已經獲得了總計2348萬元的小劇場改造引導專項資金的支持。
「今年5月我們還將承辦第三屆南鑼鼓巷戲劇節。」王翔說,這亦是由東城區政府牽頭主辦,每部戲區政府能給劇組補貼3萬塊錢。對此,他深感欣慰:「這已經是很大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