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1998年5月4日報道。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學在人民大會堂慶祝自己的百年華誕。當時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瑞環、李嵐清和各界人士一起參加了慶典。
江澤民在講話中強調指出,北大在長期發展和鬥爭歷程中形成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顯示的不斷鑽研、求實、創新、向上的優良學風,生動地體現了中國人民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民族精神,也是北大永葆生機的重要動力。這種優良傳統和精神動力,要永遠發揚光大。
北京大學誕生於19世紀末中國深重的民族危機之中。為了救亡圖存,一批仁人志士把目光投到教育上。1898年,光緒皇帝在變法維新的鑼鼓聲中頒布《明定國是詔》,宣佈變法,設立京師大學堂。戊戌變法失敗後,各種新政多被廢止,惟大學堂「以萌芽早,得不廢」。自此,一所具有現代意義的國立綜合性大學誕生了。
自第一任北大校長、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嚴復譯《天演論》起,西方進步思想就被介紹到中國。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整頓校風,提倡「思想自由」、「兼容並包」,北大面貌煥然一新。陳獨秀、李大釗、魯迅、錢玄同、胡適、劉半農、沈尹默、馬寅初、馬敘倫、李四光等一大批著名學者和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雲集北大,民主、科學精神日趨濃厚,北大遂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中心。
1919年5月4日,北大率先舉起反帝反封建大旗,在血與火的年代裡,為喚起民眾覺醒、挽救民族危亡貢獻了力量,被公認為「五四」愛國運動的發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