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研討會上嘉賓與講者合照。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慶威 攝
香港文匯報訊 最近一段時期,兩岸關係發生許多重大發展和變化。祖國大陸方面推出許多有利兩岸交流發展重大措施;在台灣島內,馬英九正式連任台灣地區領導人,民進黨主席改選由蘇貞昌出任。對此,昨日在此間舉行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香港)研討會」專家認為,現階段是兩岸關係發展60多年來的最好階段,兩岸和平發展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兩岸關係發展目前出現重大契機,大陸方面對台工作持續表現有自信,有包容性,經貿文化交流日益加強,帶動了相互之間的互信,在這種大環境下,兩岸關係將會繼續出現良性發展。
高敬德姚志勝致辭 黃友嘉主持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香港)研討會」由香港海峽兩岸和平發展促進總會舉辦,邀請兩岸三地60多名專家、學者、各界知名人士出席。香港海峽兩岸和平發展促進總會會長高敬德致歡迎辭,全國政協常委劉漢銓,香港海峽兩岸和平發展促進總會創會會長施祥鵬、理事長盧文端,全國人大代表袁武等出席會議,統促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姚志勝致謝辭。
研討會在香港南洋酒店舉行,香港工商專業聯合會主席黃友嘉擔任會議主持人,與會專家學者對兩岸關係發展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
李謁霏:建大中華經濟區互惠
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李謁霏建議建立大中華經濟區。他說,大陸及港台經濟體間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相互投資,共創市場,齊享利益,有條件整合為更大規模、更一體化的區域經濟體。兩岸的ECFA、香港與大陸的CEPA已告施行,如果台港盡速洽簽台港自由貿易協定,東亞地區將儼然形成「大中華經濟區」。經濟合作是為了互惠,市場開放是為了發展,當「經濟互利」積累為「和平紅利」,合作愈多,利益愈多,開放愈深,互信更深。
周志杰:成立「兩岸教師聯誼會」
對於兩岸民間交流,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經所副教授周志杰建議,兩岸應開放兩岸民眾相互參與對方民間團體與社會組織的活動,以連結兩岸的社會資本。
初期可由專業性、技術性與服務性的行會及學會試行,避免政治敏感性。兩岸可成立「兩岸教師聯誼會」來探討及草擬如何磨合雙方歷史觀與教科書的歧異。
台灣威亞策略顧問有限公司總監蔡詩祥,同意日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黃嘉樹建議,政治互信和經濟互信對於兩岸關係而言是「鳥之兩翼」,缺一不能行遠。
蔡詩祥:政治經濟互信創雙贏
因此,兩岸都需為累積政治互信、開啟政治談判,營造氛圍,不斷推進。如何創造兩岸的文化認同並拉近彼此的距離,逐步累積政治互信減少誤解與誤判,才是開啟兩岸政治對話的關鍵力量。作為業界人士,他更期待未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可以真正為兩岸的共榮共利共創雙贏。
陳文鴻張志剛等講台選兩岸發展
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巫永平、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台灣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陳山、台灣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童振源、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郭正亮、台灣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陳怡仲以及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博士陳文鴻、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分別就台灣選舉、民進黨轉型、香港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作用等議題發表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