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法律專業要打開內地市場,應發揮兩制優勢。圖為香港律師會發表《香港律師事務所在珠江三角洲業務發展》報告。資料圖片
香港與內地簽署CEPA已近9年,許多專業服務界已進軍內地,唯法律界卻似乎只能「蜻蜓點水」,始終未能大踏步地開拓內地市場。梁愛詩坦言,香港法律專業要打開內地市場,關鍵不是要自己變成內地律師,而是為內地提供內地律師無法提供的服務,「我們不是要與他們爭飯碗」,可以大膽一些,與內地的律師行合夥或聯營,發揮香港與內地律師各自的優勢,形成更大競爭力。她又建議,未來特區政府應對專業服務開拓內地提供實質協助,如考慮在前海提供租金較廉價的地方,推動香港律師到內地發展。
拓市場勿忽略兩制優勢
香港法律界一直爭取內地進一步放寬他們到內地執業的範圍和資格。梁愛詩形容,許多時候,香港律師希望進入內地市場,但忽略了一點,即沒有盡量發揮「兩制」的優勢。有些人希望香港律師可獲豁免內地司法考試,但問題是現時香港人取得內地律師資格亦是不可以做訴訟的,即使可以,也根本沒有條件去做好,「我們爭取內地市場,不是希望去做內地律師做的業務」。
她以近年內地開始增加的與世貿相關的法律糾紛為例,指內地律師對這類案件有客源,亦有相關經驗,懂得到哪裡可取得相關數據和證據,反觀香港律師對這方面的經驗卻很少,不過當這些案件需要到外地去呈遞案件、陳述時,香港律師便會比較熟悉這些程序和工作,在語文上亦比大部分內地律師好,「我們與內地律師合作,相信比國際性律師行更好,因為我們有本地的性質,亦有國際的性質」。
勸香港律師膽子再大些
「我都好奇怪,香港的法律行業已建立很長時間,為何總是別人收購我們,而非我們去收購別人﹖其實,可以大膽一些。」她建議,香港律師行應多利用聯營或者爭取與內地律師合夥,發揮各自的優勢。
梁愛詩亦提出,未來特區政府應改變「香港的錢只可以在香港花」的思維,應加強協助香港專業服務界打入內地,而且不只是政策上的支持,亦要有些實質幫助。如深圳前海正規劃發展現代服務業,特區政府可以在當地買一塊地建多層大廈,並以較便宜的租金租予香港專業人士,支援他們的專業發展,待他們發展好了,可以搬出去外面,再吸引新一批的專業人士,「特區政府應該可以更積極一些,幫助專業服務向外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