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老城喚春天 保育歷史建築迫在眉睫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7-2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城市化正吞噬廣州老城區。圖為廣州著名老村落楊箕村拆遷工地。該村有900年歷史,曾容納4萬外來人口。 法新社

 今年是文物保護法頒布30周年和修訂實施10周年,全國人大早前赴各地開展文物保護法執法檢查活動,而廣州市亦於今年4月宣佈將對市內歷史建築的家底進行一次大普查,並將立法保護歷史建築。雖然這一步姍姍來遲,但仍讓人們欣喜;不過,諷刺的是,消息宣佈還不到一個月,位於廣州詩書路妙高台的四棟民國小洋樓被拆,這些薛覺先、鄧光榮等昔日伶王影星的故居,現已面目全非。這讓人們不得不問,廣州留下的那些已經為數不多的古建築們,他們還等不等得到春天的來臨?  ■香港文匯報記者 顧一丹、古寧 廣州報道

 古建築是城市歷史的靈魂。而作為國家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的廣州,原本可堪稱一個中國近現代建築的博物館,與此地位相左的是,廣州的歷史建築保護多年來在全國處於落後地位,不僅落後於上海,甚至落後於東北三省多年。在廣州,摩天大樓近年來以非凡的速度吞噬著這個城市的靈魂,眾多價值非凡的歷史建築卻死得不明不白。

文保名錄形同虛設

 遭拆,主體結構或內部遭到毀壞──街坊反應吸引媒體──報道引發社會關注──政府部門緊急叫停,這一系列步驟是廣州近年來大量歷史建築的經歷。每每到了最後一步時,他們已經被拆得只剩下一個空架子,當專家趕到現場時,總是扼腕歎息,欲哭無淚。而由於沒有法律,政府緊急叫停後也只能與所有者進行協商,並不能強制停止工程。

 廣州市規劃局在2010年曾出台一份廣州市內文保單位的名錄,包括多條騎樓街、老民居、宗祠、革命史跡以及特色建築在內的多達四十多頁的名單涵蓋了大部分歷史建築。而在這份名單出台後的兩年裡,名單上的一些歷史建築仍然不能避免厄運,這與沒有立法有直接的關係。

普查古建築待立項

 廣州目前施行的名城保護法規是自1999年3月1日起實施的《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2010年底,原廣州市文化局承擔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監督管理的相關職能被劃入廣州市規劃局後,廣州市第十三屆人大常務委員會便提出修訂《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目前,廣州市規劃局已經展開該項條例修訂案的起草,已完成的《廣州市歷史建築和歷史風貌區保護辦法》(徵求意見稿),作為廣州歷史建築物的保護法案被列入廣州市2012年度政府規章正式項目。

 廣州規劃局副局長葉浩軍表示,在立法過程中,正在積極爭取立項,開展廣州市歷史建築家底普查,需先摸清楚家底,編制並公佈歷史建築保護名錄和名錄增補機制。待歷史建築保護名錄公佈後,再由廣州市規劃局牽頭對列入名錄的歷史建築分期分批編制保護規劃,經審批後納入到法定控制性詳細規劃中,作為城市建設管理依據,避免誤傷誤拆。

專家籲立暫定古蹟法

 廣州大學嶺南建築研究所所長湯國華多年來為保護歷史建築奔走,對於立法保護古建築這件事,他說:「當然這是一件好事,但是普查與立法是一件耗時相當久的工程,在沒有正式立法前,古建築們的命運依然堪憂。」

 鑒於多年來的經驗,湯國華在廣州市規劃局宣佈要立法之後,就立即問了一個問題,「從現在到法律出台的這段時間,怎麼辦?」但至今還沒有得到答覆。他建議向香港學習,建立應急預案,如建築物在拆除之前歷史價值受爭議,香港可經古物古蹟辦事處快速作出專業評估後,引用《古物及古蹟條例》宣佈列為「暫定古蹟」,停止一切拆遷活動,隨後用一年時間來作詳細評估。

 在廣州的城市規劃中,如果有此類制度,那麼許多已經消失的建築原本是可以得到保留的。「此前廣州從未摸清家底,許多建築即使掛了保護牌,內部卻已經被拆得一塊窗戶都不剩,非常可惜。」目前規劃局承擔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職能後,希望可以改善這個情況。

相關新聞
老城喚春天 保育歷史建築迫在眉睫 (2012-07-26) (圖)
文物不可動 古樓應活化 (2012-07-26) (圖)
千已批項目 分三類處理 (2012-07-26) (圖)
文化要傳承 需體制保護 (2012-07-26) (圖)
摩天樓吞噬老古巷 學者:絕對可避免 (2012-07-26) (圖)
廣州近年被拆除老建築名錄: (2012-07-26)
嚴防仿真面具 堵塞反恐漏洞 (2012-07-23) (圖)
易容行騙 防不勝防 (2012-07-23) (圖)
人面識別系統 恐成「擺設品」 (2012-07-23) (圖)
避禁令:線上交流 線下交易 (2012-07-23) (圖)
工商部門應加強監管 (2012-07-23) (圖)
海外華媒嶺南采風 建言打造旅遊強省 (2012-07-20) (圖)
「從新連」攜手拓展高端休閒旅遊 (2012-07-20) (圖)
從化新豐連平 各有主打品牌 (2012-07-20) (圖)
海外華文媒體高層訪問團成員名單 (2012-07-20) (圖)
丹霞山雲海 (2012-07-20) (圖)
連平萬畝桃園 (2012-07-20) (圖)
從化流溪河風光旖旎 (2012-07-20) (圖)
雲髻山風光 (2012-07-20) (圖)
本報記者登陸永興島 三沙轄四分三中國領海 (2012-07-1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