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家強表示,港府正研究兩地金融合作的「突破點」,商品期貨、資產管理將是下階段的重點。 曾慶威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去年8月中央推出挺港「36招」,不少措施已在過去一年相繼落實及出台,有效幫助香港應對了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疲弱的挑戰。財庫局局長陳家強表示,下一階段要發展的項目還有很多,例如商品期貨、資產管理等業務;同時,本港今後的人民幣業務亦不會只局限在香港,而將會聯手內地共同發展。他並透露,政府下一步將修改信託法,讓更多的國際及內地資金,透過信託方法來港投資。
陳家強在日前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36招」推出經過一年的實踐,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政府未來會關注措施的發展,研究有甚麼「突破點」可以發掘、跟進。其中,商品期貨、資產管理等業務,將是下階段的重點。
拓商品期貨 符國家戰略
他指,內地與港府都意識到商品期貨是兩地可以尋求更多合作的項目,尤其是本港目前的股市發展成熟、債市已漸有規模的今天,正處起步點的商品期貨業務,正是本港金融界未來發展的新方向。他承認,未來港府會將商品期貨的發展提上工作的目標,但商品期貨不容易做,因為商品市場在外國的發展已高度成熟,是難以從外國手上搶得交投,這也是港交所為何要收購LME的原因。
故他認為,本港要在商品期貨市場發展上有所作為,必需要與內地合作,互利互惠,既能完善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目標,也要符合國家的戰略需要,特別是目前中國是全球金屬的主要消費國,如果在本港能建立起一個具規模的商品市場平台,吸引外國投資者參與,絕對是好事情。但至於港府有何具體計劃?他說目前言之尚早,沒可以透露的資料。
港府負起對本港期貨市場發展作宏觀的、理論層面的規劃,港交所則主理實質的基礎建設。該所率先於7月收購LME,LME是全球最大的工業金屬交易平台之一。港交所表示,在收購LME及為LME建立本身結算所後,會向中央游說讓內地參與者,以試點形式來港買賣。中國佔全球工業金屬消費四成,相信人民幣可經商品交易渠道大量流出,並匯聚本港市場,成為推動人民幣貨幣、利率掉期及其他產品發展的動力。
冀內地期貨商試點來港
中國證監早前表明,內地商品期貨相對發展較快,香港金融期貨市場比較成熟,兩地期貨市場可以優勢互補。中證監支持符合條件的內地期貨公司在港設立子公司,也支持兩地期貨市場深入研究和探討可能的合作路徑和方式。陳家強表示,「李克強來港除了宣布一系列挺港措施外,最重要就是表達兩地合作『金融創新』,讓我們不斷在此信念下,不懈地探討各種各樣發展的可能性。」
在資產管理的發展上,他表示,這同樣是本港需要繼續努力的地方。他直言,雖然近年愈來愈多外國公司來港上市,但他並未滿意,隨了因市況影響外國公司來港掛牌的意慾外,香港的資產量並未足夠也是另一主要因素。港府在近年已取消了遺產稅及境外基金所得稅,吸引大量國際基金來港,推動本港資本市場,政府下一步將修改信託法,讓更多的國際及內地資金,透過信託方法來投資,這有助吸引更多外國公司在港集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