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記者手記:營造良好國際輿論環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8-20]     我要評論

 從2010年開始,察哈爾公共外交年會已經在上海、廣東兩地舉辦過,今年是第三屆年會。第一屆年會,本報記者就負責協助了有關籌備工作。三年來,記者最大的感受就是,由全國政協提倡的「公共外交」日益深入人心。

 從2010年起連續三年,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每年兩會的政協工作報告中都會提到對公共外交的支持和期待。現在,從中央政府、全國政協及外交部等國家層面對公共外交高度重視,外交部還專門成立公共外交的部門。無論是第一部公共外交教科書的出版發行,還是各種公共外交會議的舉辦,公共外交學科的設立,以及在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的推動下,上海、廣東、天津等各地政協成立的公共外交協會,都折射出了當今公共外交的方興未艾。

 隨著中國不斷的發展,外界的誤解和質疑聲也不少。正如全國政協副主席鄭萬通演講的題目《公共外交是全民的事業》一樣,海外華文媒體長期身居海外,有責任成為中國公共外交在海外的排頭兵,發揮人緣熟、習俗熟的優勢,介紹好中國的變化和成就,傳播中華文化,這也是一種高效的公共外交方式。現在,許多國際媒體都在爭先恐後地開設中文版,這也是海外華文媒體發展自身,做好中國報道的一次歷史機遇。

 面對質疑和誤解,海外華文媒體一要做好解疑釋惑工作;二要提高輿論策劃和傳播引導能力,提升在全球的影響力;三要提高公信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由本報發起的海外華文媒體合作組織已經成立了幾年,在這方面也做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展望未來,中國的和平發展需要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這要靠全世界的華文媒體共同努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海外華文媒體任重道遠。我們願意同海外華文媒體共勉之。 ■香港文匯報記者 任一龍

相關新聞
廣納各階層民眾 齊參與公共外交 (2012-08-20) (圖)
華企「走出去」 應與「主人家」多溝通 (2012-08-20) (圖)
文化傳播 展現國家軟實力 (2012-08-20) (圖)
記者手記:營造良好國際輿論環境 (2012-08-20)
察哈爾公共外交年會在冀舉行 (2012-08-20) (圖)
察哈爾學會簡介 (2012-08-20)
小資料:河北張家口市 (2012-08-20)
2元乘車跨區排隊 長者奔波平安米 (2012-08-19) (圖)
派米善團須購足第三者責任險 (2012-08-19) (圖)
紙紮祭祀品 5年漲價50% (2012-08-19) (圖)
港盂蘭盛會列國家文遺 (2012-08-19) (圖)
中國抗戰勝利67周年 日本好了傷疤 忘了軍國之痛 (2012-08-15) (圖)
日全方位制華 互信無從談起 (2012-08-15) (圖)
維持雙方關係 考驗東京政客 (2012-08-15)
美重返亞太 日狐假虎威 (2012-08-15) (圖)
兩岸保釣或掀新高潮 (2012-08-15) (圖)
屢挑領土爭端 日本四面楚歌 (2012-08-15) (圖)
專家解讀:華府隔岸觀火免燒身 (2012-08-15)
其人道治其人身 俄三招抗日 (2012-08-15)
政客以對華示強為榮 (2012-08-1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