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日全方位制華 互信無從談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8-1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中日存在海洋權益爭端。圖為在東海的中國春曉油田鑽井台。

 中日兩國在政治安全領域互信的嚴重缺乏,中國實力的日益強大和日本擺脫「經強政弱」的圖謀,導致兩個一衣帶水的鄰邦在政經層面的全面角力。為防範中國的崛起,日本在多個領域、不同層次對華採取了防範、敵對政策。北京大學教授王新生認為,未來十年很可能將是中日衝突與合作的十年。

國力差距今非昔比

 目前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在東亞經濟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高。 同時,日本卻進入了持續的經濟大蕭條,難以再像過去那樣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特別是90年代中期以後,日本國內開始出現所謂「脫出戰後」的思潮,海外派兵、修改和平憲法、防務廳升級、參拜靖國神社正常化,意圖成為「正常國家」。

海權島權爭端不斷

 國務院參事、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向本報指出,在海洋權益爭端、釣魚島主權爭端,以及戰略形勢方面,日本對中國國防力量不斷壯大懷有恐懼、擔憂並橫加指責。他認為,中日關係之中根本談不上互信。

 外交學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永生教授表示,近年來,中國迅速發展,取代日本國內生產總值世界第二大的地位,同時又與日本在諸多歷史問題上存在爭端,日本社會普遍對華存在懷疑、嫉妒和恐懼的負面心態。

 有專家建議,目前中日急需防止安全猜忌、戰略誤判和政治不信任成為支配兩國關係的「主旋律」,防止政治交惡影響兩國關係,努力緩解兩國部分民眾之間的情緒化傾向,確立和加強中國的「和諧世界」外交戰略與日本國內的和平主義力量相互呼應的戰略對話機制。

相關新聞
中國抗戰勝利67周年 日本好了傷疤 忘了軍國之痛 (2012-08-15) (圖)
日全方位制華 互信無從談起 (2012-08-15) (圖)
維持雙方關係 考驗東京政客 (2012-08-15)
美重返亞太 日狐假虎威 (2012-08-15) (圖)
兩岸保釣或掀新高潮 (2012-08-15) (圖)
屢挑領土爭端 日本四面楚歌 (2012-08-15) (圖)
專家解讀:華府隔岸觀火免燒身 (2012-08-15)
其人道治其人身 俄三招抗日 (2012-08-15)
政客以對華示強為榮 (2012-08-15)
美埋「地雷」 威脅中日韓簽自貿區 (2012-08-15)
韓向日發電郵惹爭議 「遺憾」變「道歉」 (2012-08-15)
風雲人物聚山西 暢言改革再創新 (2012-08-12) (圖)
文匯觀察:官員個性探索 需制度保駕護航 (2012-08-12) (圖)
改革創新太原共識一覽 (2012-08-12)
將公眾參與引入決策過程 (2012-08-12) (圖)
應對數碼革命 中企亟需新模式 (2012-08-12) (圖)
反國教6陰招 政治化搞亂學界 (2012-08-10) (圖)
六項行動惹爭議 (2012-08-10)
教協「拒教約章」疑誤導利用教師 (2012-08-10) (圖)
林煥光:課程指引客觀 (2012-08-1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