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7.21」雨災過後,下凹式立交橋的整治份量頗重,堪稱最難一環。圖為西直門橋。資料圖片
「7.21」雨災,令北京市在數小時內變成汪洋澤國:多處立交橋嚴重積水,全城交通癱瘓;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雨災過後,北京市政府痛定思痛,開始改變「重地上、輕地下」的城市建設觀念,一場「排水新政」漸漸浮出水面。在這一過程中,下凹式立交橋作為北京城的交通「大動脈」,它的整治份量頗重,堪稱最迫切、最難治理的一環。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坤領 北京報道
記者先後來到廣渠門橋、蓮花橋等多處堪稱積水病灶的下凹式立交橋探訪。立交橋上車流不息,火車和汽車高低交叉穿行。這種應用於公路與鐵路交叉的立交橋,曾被稱為內地城市規劃建設的「寵兒」,與上跨式立交橋相比,具有佔地少、投入低、工期短等優點。但是,隨著極端降雨天氣多發,下凹式立交橋的弊端愈發凸顯出來,橋下易積水、難疏導,交通時常中斷,反而成了城市排水的一塊「心病」。
增設掉頭閥 利疏導交通
為此,用於疏導交通的掉頭閥方案出爐了。目前,首批26處掉頭閥(也稱調頭閘口,就是隔離帶上開的口子,平時用欄杆擋住,需要時移開,車輛就可以調頭。)已安裝完畢,二環、三環和四環路段均有分佈,覆蓋「7.21」雨災中的重要積水點,方便雨天疏導交通。
施劃警戒線 立危險水位
廣渠門橋等多處立交橋,由於年久失修,疏於維護,舊有的積水深度標示線模糊不清,難以辨別。雨天行車,司機多憑經驗判斷路面積水深度。
為改變這一弊端,北京交管部門在133處下凹式立交橋、易積水路段重新施劃水位警示、警戒標線。新的水位標線分為黃色和紅色警戒線兩種。黃色警示線距地面最低點20厘米,紅色警戒線距地面最低點27厘米,當積水深度超過紅色警示線,道路就無法通行了。
配建蓄水池 增排澇能力
有水利專家介紹,一味擴大雨水排水系統的設計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上游排水管道擴建會給下游排水管網造成「壓力」。此外,由於京城地下管網的改造牽一髮而動全身,涉及燃氣、自來水等其它管道以及地鐵位置的挪移,城區已經不具備大規模改擴建的條件。與改造地下管網相比,配建蓄水池則顯得簡單又實用,雨時蓄洪,雨後補給,一舉多得。
在「西蓄東排,南北分洪」排水原有策略下,目前,北京市新增加的道路雨水口、抽水泵站改造升級等已著手實施,配建蓄水池方案獲得專家通過。北京市排水集團表示,一系列方案正在研究中,不久將向社會公佈。
今年起,北京市將在20處下凹式立交橋啟動蓄水池建設,橋下排水能力,將從「兩年一遇」提高到「十年一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