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英國外交部香港司司長的前外交官柯爾茲,在即將出版的回憶錄中大爆港英時代後期秘聞,提到1987年港督尤德爵士在北京病逝後,外交部曾將王儲查爾斯列為繼任候選人名單的首選,但時任首相戴卓爾夫人最終選擇外交部中國通衛奕信。
曾任駐以色列、沙特阿拉伯、阿富汗及巴基斯坦大使的柯爾茲,下周四將出版回憶錄《Ever the Diplomat: Confessions of a Foreign Office Mandarin》(暫譯:曾經的外交官:一名外交部公務員的懺悔),部分內容昨日率先在《星期日泰晤士報》刊登。
彭定康與英中交惡
柯爾茲聲稱,當時的港督候選人名單上,查爾斯排第一,第二則是威廉王子教父、當今的英國首富西敏公爵。不過戴卓爾夫人最終選擇曾任前港督麥理浩政治顧問、時任外交部亞太區助理次官的衛奕信接任。
衛奕信於1992年被撤換,由末代港督彭定康接任。柯爾茲於1994年至1997年間出任外交部香港司司長,與彭定康共事。他在回憶錄中詳述回歸前最後數年,彭定康如何同時與倫敦和北京交惡。他憶述一次和彭定康說:「總督閣下,你應尋找撐到1997年6月的策略。」不料彭定康稱:「我是個政客,策略就是撐到午飯。」
勸貝理雅缺席回歸禮被拒
當時彭定康試圖在港推行代議政制,但英國外交官則擔心惹怒中國,柯爾茲說,彭定康認為外交部的憂慮都是「漢學家空談」(Sinological claptrap),只聽從「大細龜」黎偉略等中央政策組的意見。
書中又指,當時中英雙方一些高層書面協議,外交部並無告知彭定康,令後者不自覺中越了軌,但這些文件最終被黎偉略得悉並告知彭,令彭與外交部交惡。彭定康與英政府關係到回歸前仍未修復,例如他試圖說服新上任的首相貝理雅不要出席回歸典禮,被後者斷然拒絕。 ■《星期日泰晤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