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救命稻草「罪己詔」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0-3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清宮出土罪己詔。網上圖片

張衍榮

 朝廷「一把手」,不少人都玩過「罪己詔」。有好事者曾做過統計,包括「洪憲皇帝」在內,中國歷史上總共有80位帝王下過「罪己詔」。

 按說,他們刀槍在手,「真理」(天子聖明,罪臣當誅)在胸,走卒鷹犬不計其數,怕誰?倘若看誰不順眼了,關管殺判,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哪裡用得著玩此等栽面小伎倆?

 然而,世上之事它還偏就複雜在這裡,有時候長槍大炮無濟於事,「真理」也解決不了問題,不玩「罪己詔」還真的邁不過坎。比如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玄宗狼狽逃亡途中突遭馬嵬坡兵變,「罪己詔」你玩不玩?儘管他發佈的是所謂「面詔」,口頭上的玩意,並非白紙黑字,但君無戲言,你敢忽悠憤怒的士兵?結果,楊國忠人頭落地,楊玉環白綾處死,依仗「真理」強佔兒媳的李隆基這才狗命得保……

 這說明個甚?這說明所謂「罪己詔」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玩的,不是朝廷處在危難之時,便是「一把手」或皇位不保,或命懸一線,同時也說明它有時還多少管點用。

 然而很多玩「罪己詔」的「一把手」並沒有這麼幸運。當社會問題堆積如山,官民矛盾不可調和,時代腳步越過蒙昧階段,芸芸眾生逐步覺醒之後,「罪己詔」就不靈了,尤其玩油了後,非但收拾不了人心,甚至還會成為笑柄。著名者如朱由檢,他的那些個「罪己詔」,不過一廂情願的救命稻草。

 朱由檢是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登基的。當時,西方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新的生產關係啼聲初試,中國社會則開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歷史出現了新的節點。然而,這座東方城堡卻已千瘡百孔,周身潰爛,無一處不流膿:政治黑暗,吏治腐敗,閹黨橫行,社會混亂,民不聊生……各種矛盾尖銳對立,一觸即發。坐在火山口上,隨時都有可能崩潰的「大明」,此刻迎來了它的末代皇帝朱由檢。

 崇禎是在生產關係推陳出新的吶喊聲中上台的,儘管他懷有刷新政治的抱負,求治心切,幾乎一登台便剪除禍國殃民的閹黨集團,大力平反前朝的冤假錯案,重新起用遭迫害而倖存的東林黨人,竭力收拾知識分子人心,除舊布新,勵精圖治,但他沒有(也不可能)順應歷史潮流,維護的是一個既專制獨裁,又日趨腐朽沒落的政權。再加上「朕即國家」這種封建理念賦予他的剛愎自用、多疑猜忌性格,以及走回頭路(前朝寵信宦官,他在對官員大失所望後重蹈覆轍),他的種種努力,注定不是付之東流,便是徒勞無功。

 從他執政的第八年(1635年)開始,在隨後的九年中,包括「絕命詔」在內,他一共下過六道「罪己詔」。

 崇禎八年正月,他家祖墳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掘毀焚燒,熊熊大火和彌天煙霧持續數日之久,一時間鳳陽百姓色變,天下輿論大嘩。這種奇恥大辱,極易被民眾看成是祖上缺德遭報應。為了給祖宗挽回顏面,給政權「維穩」,他咬牙切齒,調集軍隊先在中原地區「會剿」,後在全國範圍內清剿痛剿,並於十月初頒布「罪己詔」,將祖上遭「報應」的責任攬過來:

 「朕以涼德,纘承大統,意與天下更新,用還祖宗之舊。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虜猖寇起……祖恫民仇,責實在朕。於是張兵措餉,勒限責成,佇望執訊殲渠,庶幾上慰下對。又不期諸臣失算,再令潰決猖狂……」

 這是他第一次頒布「罪己詔」,首次承認朝廷失誤及局勢險惡。但從內容、措辭、語氣和行文節奏看,此時的朱由檢固然心情沉重,但依舊自負從容,不見些許悲涼哀婉。他表面罪己,實則抱怨「諸臣」,說穿了,還是「天子聖明,罪臣當誅」那一套。這種「罪己詔」的效果也就不難想見。

 崇禎十年,他又一次頒布「罪己詔」,表面原因是北方大旱,久祈不雨,實則是吏治腐敗的老問題沒有解決,導致民怨沸騰,社會動盪。他說:

 「張官設吏,原為治國安民。今出仕專為身謀,居官有同貿易。催錢糧先比火耗,完正額又欲羨餘。甚至已經蠲免,亦悖旨私徵……」

 這種時弊痛陳,與其說是錐心罪己,莫如說是拍案而起。但是,根本原因何在呢?仍然是官員誤國,而非制度腐朽。

 這樣,在苟延殘喘中又混了五年。崇禎十五年(1642年),病入膏肓的明王朝病情進一步惡化,內外交困,腹背受敵,勢如累卵:

 正月,在崇禎的默許下,朝廷派特使赴關外,同清廷秘密談判,實為乞和。

 二月,李自成在襄城大敗明軍,殺害陝西總督汪喬年。

 三月、四月,關外松山等城相繼被清軍攻陷,洪承疇被俘叛變。

 五月,李自成幾次三番圍困開封。

 七月,賢淑聰慧的田貴妃病故,崇禎悲痛欲絕。

 八月,乞和事洩,朝野輿論大嘩,崇禎惱羞成怒,遂誅殺兵部尚書陳新甲,「和談」徹底破滅。

 九月,黃河堤潰,開封城被滔滔洪水沖毀,一夜之間數十萬生靈塗炭。

 十月,李自成於郟縣擊敗陝西總督孫傳庭。

 十一月,清軍第五次入塞劫掠,深入山東腹地,殺害官吏數百人,掠走人口三十餘萬。

 閏十一月,焦頭爛額的崇禎第三次下「罪己詔」:

 「比者災害頻仍,干戈擾攘,興思禍變,宵旰靡寧,實皆朕不德之所致也!罪在朕躬,勿敢自寬。自今為始,朕敬於宮中默告上帝,修省戴罪視事,務期殲胡平寇以贖罪戾……」

 不用多說,如此「罪己」,何異於自欺欺人,又何異於癡人說夢?

 第四、第五次「罪己詔」,分別頒於崇禎十六年和十七年,皆因李自成「流寇」烈焰沖天,勢不可擋。「……皆朕之過也……又朕之過也……又朕之過也……又朕之過也。……皆朕撫馭失宜……」

 悲悲切切,淚光閃閃,言詞不可謂不懇切,情狀不可謂不哀憐。應該說,直到這時這才有點「罪己」的味道。然而,幾次三番,連著來,這不成老油條了?哪還有誠信可言?何況人心早已冷漠,大勢已去,嘮叨這些還有何用?

 第六次「罪己詔」,即臨死前血書於煤山的「絕命詔」。從形式到內容到對象,它都是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的「遺詔」。它實際是一份「與李自成書」,是寫給死敵李自成的,不再指望天上掉餡餅了。「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他內心深處至死不服。因此,絕望之餘,他把走到窮途末路的責任統統歸咎於「諸臣誤朕」。這就說明,他至死都沒弄明白「大明」究竟是怎麼亡的?

 後世當然看得很清楚:沒落與淪喪的社會風氣表明王朝曾經擁有的天下其實早已亡了,政權僅剩了一副骷髏架子。因而有人指出,明朝之亡,乃是先亡天下而後亡國的。

 嗚呼,「詔」雖已去,但「先亡天下後亡國」之說,何其驚心啊!

相關新聞
周書毅 x 伍宇烈 尋訪拉威爾的時空之旅 (圖)
記憶當下 留給城市的話語 (圖)
歷史與空間:救命稻草「罪己詔」 (圖)
亦有可聞:《雜談「麟趾」》
人文世相:難為了太座
詩情畫意:孤 獨
豆棚閒話:自畫像 (圖)
百家廊:一期一會 秀茶藝 (圖)
琴台客聚:莫言「殺雞記」 (圖)
翠袖乾坤:火龍之路
海闊天空:優雅古典的順化
杜亦有道:雙王合璧
思旋天地:「病毒」蔓延
淑梅足跡:變廢為寶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